中工娱乐

抗癌厨房17年:肿瘤医院旁的烟火人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8-24 07:26:51

  原标题:面对面丨“抗癌厨房”17年:肿瘤医院旁的烟火人间

  在江西南昌一个非常普通的街道,离江西省肿瘤医院只有一墙之隔,每到饭点的时候,肿瘤医院的一些病人家属就会带着他们购买的食材在这里烧制饭菜,所以人们也把这里称之为抗癌爱心厨房,这也是一个公益项目。在这样一个操作空间内,虽然简陋,但是我们看到油盐酱醋都是配置好的,还有一些炒制的锅具也都是配置好的。所以大家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可以共享炒制这样的功能,这样一个爱心厨房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能够炒菜做饭?

  汪女士:我是听别人说的,听医院里的人说的。

  记者:之前如果不知道这个信息会怎样来解决中午吃饭问题?

  汪女士:在医院食堂,在这里就实惠一点,自己吃得舒服一点更放心一点。

  

  47岁的汪女士来自江西省抚州市,一个月前,她的丈夫在老家被查出肺癌晚期,转到江西省肿瘤医院治疗。半个月前她开始来这里做饭。

  每到饭点,除了做饭的病人家属,同样忙碌的,还有这间厨房的经营者,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

  记者:每天你们都要在这里面守着?

  万佐成:24小时在这里面守着,24小时365天都在这守着。

  记者:那也挺累挺枯燥的。

  万佐成:也不觉得累,我们能帮助就帮助一点,这些人很不容易的。

  

  抗癌厨房里翻炒的每一道家常菜背后,都有一个像汪女士一样突遭变故的外来家庭。陌生的城市,素不相识的人们来这里找一捧寻常烟火,巷子里,20多个小煤炉一字排开,多的时候,五六十人同时洗菜做饭,他们为此只支付的费用是:炒菜一块钱、炖汤两块五、米饭一盒一块钱。

  记者:你们算过这个成本吗,一个月算成本是亏损还是平了?

  熊庚香:不亏不赚还可以,现在收一块钱保本了,原来收五毛钱的时候赔一点。

  记者:这一块钱都包括什么成本?

  熊庚香:米,房租,电费,这样收支平衡就可以,开开心心就可以。

  

  记者:其实就是忙活半天就是收支平衡?

  熊庚香:我现在老了不用钱了,好多人都说我可以出去玩,但是我觉得这里比旅游还幸福,有这么多人围着我。

  万佐成:到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家,给他们一个短期的家。一个短期的家给他们,有饭吃才是家,没有饭就不是家,要吃到自己亲人做的饭。

  万佐成今年67岁,1993年开始和妻子熊庚香在肿瘤医院附近开饭馆,后来因为道路扩建,馆子被拆了,他们就搬到这条巷子,摆早点摊卖油条。2003年的一天,快要收摊的万佐成夫妇接待了三个特别的顾客。

  万佐成:有一对夫妻四十多岁推着一个车子,有一个儿子十几岁截肢了,他就说老板你们这里做早点,这里有六个炉子,剩下的火是不是可以让我炒菜,我给你点钱。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儿子在这治病,不吃外面的东西,只吃妈妈亲手做的菜,吃不到妈妈做的菜,就会老惦记回家。我看到人家就一个儿子好可怜,听了好心酸。那你来炒不要钱,我的火是多余的,你天天来炒都可以,他之后就天天来炒,说要给点钱,我不要钱。

  没过多久,小巷里这炉多余的火,就在肿瘤医院的病人家属间传开了。一开始,每天有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

  万佐成:之后六个炉子不够用了,每天都要排队,到吃饭的时候会排很久,我看到他们排队挺不容易的,受不了了,反正我那个时候做油条搞批发,请了两个人,一个早上赚四五百块钱是没有问题的,我看这么多人用炉子,我一口气买十套炉灶,就来了更多人,他们说老板你又买了这么多炉子,我们也不好意思,是不是可以收点费。

  记者:最初没想过收费?

  万佐成:我一开始没想收费,他们觉得心里过意不去,那就收五毛钱。人心都是肉做的,人家是外地来的人不容易,一日三餐,治病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医院,但是一日三餐解决不了。他们的饮食很特殊,有些东西都不能吃,用钱也买不到,能够吃得好吃得高兴,身体就会有抵抗力,这两个结合就可以延长寿命。

  

  因为到这里炒菜的,大多是从各地来南昌治病的病人和陪同的家属,而且多是癌症,人们开始把这里称作“抗癌厨房”。万佐成夫妇以往那种卖完早点就休息的生活规律也由此改变。

  记者:孩子们怎么看呢,你看你们又不赚钱?

  万佐成:孩子一开始是这样的,你做个早点轻轻松松,一天赚个几百块钱不好吗?下午休息,这多轻松,你为什么跟癌症病人在一起,他们很多是面临死亡的人,我就跟他讲癌症病人人家挺可怜的,在危难时刻救了人家一下,这也是在做好事。

  记者:孩子能听得懂理解吗?

  万佐成:听得懂意思,全听得懂。

  世间的人情味离不开烟火气,亲人患病带来的重压,在这里得到喘息和安慰。看护炉火的万佐成夫妻也看护着炉火周围的人情。

  在抗癌厨房,比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给家人做一口熟悉的味道。

  

  万佐成:那个时候我遇到一个女的,她到我这里来,说我妈五十多岁就走了,在上海医院治的病,给我带来一些遗憾,是什么遗憾呢?上海医院条件比较好,但是没有这种有人情味的地方,我妈生病了,想吃什么,世上有什么都会买给她吃,或者从家乡带来,让她吃得安心快乐。假设要走了,我心里没有亏欠没有遗憾,这件事情听得我心里有点心酸,我就给大家弄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大家以后也都无遗憾了,家乡都是一种牵挂打动了我的心,我就把你这些遗憾全部解决。

  经营厨房17年,每年接待上万名患者家属,万佐成夫妇心里明白,有的病治不好,但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

  万佐成:一对夫妻,老婆得了癌症,他说我老婆相当好,我80多岁了都没有下过厨房,现在老婆得了癌症,他不会做饭就到我这来,我来教他做饭。

  记者:你让他自己做?

  万佐成:当然要让他自己做,以后的日子还是要他做,要去伺候他老婆,当他做的饭给老婆吃,她的病好得快,她心情好,患难之中见了真情。

  记者:这才是家的味道。

  万佐成:这是家的味道,这就是夫妻感情的味道,这就是儿女的味道,这就是父亲母亲的味道。

  

  生死面前,曾经不成熟的慢慢成长,曾经习惯依赖的开始独立,曾经被照顾的开始照顾他人,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都在一碗饭里。17年,这里人来人往,炉火不熄,万佐成夫妇每天从早上四点忙碌到晚上十点,全年无休。

  每天,为了让病人按时吃上饭,万佐成和熊庚香要提前把厨房准备好,等做饭的家属全部离开后,他们才顾得上自己吃饭。

  结婚40多年,万佐成和熊庚香的半辈子都是围着灶台在打转。

  

  熊庚香:我指挥他的,他会做事我会指挥。

  记者:你看您的老伴六十多岁了,按道理来讲其实都是在家旅游休息,做点其他事,其实挺轻松的。

  万佐成:我老婆这一辈子我讲实在话,我没尽到我做丈夫的责任,我对我老婆愧疚,她跟着我在这里干这个事很苦,已经这么大年纪了。

  记者:图什么呢?

  万佐成:一个人不要赚很多钱,一个人能做哪行事,对哪行有兴趣,我能帮助人家,人家很感谢我们,我们就感觉好快乐。

  在抗癌厨房,热闹的烟火烘托着留恋和感谢,也映衬着太多的人生无常。

  离开时,很多病人家属会把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万佐成夫妇俩日后到他们家做客。

  万佐成:那个病人得了癌症,他们临终的时候心中想着我,他们有好几个人临走,想回家的治了病回家去,搞点吃的好好养病,实际上医生是骗他的,事实上马上要走了,有个人四五十岁,他说我走可以,但是要把我带到厨房里面,到那里去坐一次。

  记者:他见你做什么呢?

  万佐成:他要感谢我对他的帮助关心,他眼泪都流下来了,他病的好严重,马上就要走了,面黄肌瘦,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

  2019年下半年,万佐成夫妇俩关掉了经营十几年的油条摊,但没有关掉“抗癌厨房”,也没有回到子女身边照顾孙子、孙女,他们依然守在这里,守护着病人们的一日三餐。今年春节期间,小巷口设起了防疫卡口。原本春节就不打烊的抗癌厨房炉火依旧。

  

  受到媒体关注后,万佐成夫妇和他们的抗癌厨房,从病患家属的口耳相传中,走进了大众视野。当地政府已经拨款装修了厨房并补贴房租,平日里也有义工过来帮忙。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小巷的烟火里,五味人生仍在继续。

  记者:这事你觉得还能坚持多久呢?

  万佐成:这个讲不清楚的事,看老天爷的心情,坚持到倒下去为止,无能为力了为止,只要我有力量,我就帮他们。

  制片人丨张士峰

  记者丨古兵

  策划丨孟克

  编导丨丁芳

  摄像丨王忠仁 杨帆

责任编辑:刘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