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上海市民急切期盼这项资源能被管理得更好。3月22日起,本报刊发系列调查《三问申城垃圾分类》,引起热议。4月3日,本报召开的“上海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座谈会”上,各界代表也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大家的期盼,有了回应。昨天,《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炉,明确今后三年本市垃圾分类体系的目标和操作方式。对于市民提到的疑虑,计划明确要坚持“四分类”、坚决杜绝“混装混运”。
垃圾分类将全覆盖
对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缺“稳”的问题,计划明确,居民家庭要坚持实行“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的“四分类”标准,即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
今年,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投放,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奉贤、崇明6区和其余各区2个街道(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现达标。
湿垃圾车穿“新装”
座谈会上,不少居民提到了“混装混运”,而今后湿垃圾专用收运车将穿上不同颜色的“新衣裳”。今年将喷涂400余辆湿垃圾专用车,全市湿垃圾专用车达640辆,后年将达920辆。
分类收运的中转设施也将全面改造。今年,41座中转站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市属中转码头设45只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到后年,湿垃圾专用箱将达180只。
本报《三问申城垃圾分类》提出,低值可回收物很难找到人回收。计划明确,今年要建成2000个回收网点、109座中转站和10个集散场。到2020年,要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站。
建立监督举报平台
本报报道中,对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容器进行了“地毯式”大调研,发现分类标识不清,一些小区“定时定点”投放也形同虚设。对此,计划明确,要落实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分类容器和垃圾箱房改造,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和绿色账户规范管理。
针对“带头大哥”缺失和物业“缺位”问题,计划明确了属地政府、物业或业主自治组织等方面的责任。今后将建立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平台,及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与收运作业单位的双向监督机制。对率先实现达标的区,给予扶持政策和持续性鼓励,并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箱房建设标准。
行动计划还明确,要加快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建立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组织开展对全程分类的执法检查。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