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之职场人生活之变
每天清晨,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王成都会去家附近的菜市场,开始新一天的食材采购。菜市场上丰富多样的食材,总能让他超出原本的“购买计划”。
在30多年前,人们要购买粮食需要粮票。“每人每月大概只有15公斤的量,每天吃多少都要算好,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随心购买。”57岁的王成说。
想起那时的餐桌,王成印象最深的是大白菜,“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大白菜,有的大白菜还会腌在罐子里,然后一吃就吃一个冬天”。
今年83岁的周保证,是安徽蒙城县人。1960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大庆油田,刚到时,他和大家一起挤在四面漏风的宿舍里。1961年,新婚不久的周保证,分到一套一屋一厨的“干打垒”。之后4年,因工作关系,他先后搬了3次家,住的都是“干打垒”。从1975年到1978年,他又两次搬入低矮的红砖瓦房。
改革开放之后,周保证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1982年,一家6口人搬入油田分配的楼房里,房子58平方米。1998年,他们又搬入76平方米的新楼房。家里有了第三代,2014年,老两口和儿子一家搬入了139平方米的欧式建筑风格的新楼房。
今年80岁的潘国庆铁道兵出身,1978年带着妻子儿女转业到了四川省攀枝花市一个齿轮带钢厂。此后的10年间,一家六口人挤在工厂分配的筒子楼里。潘国庆在两年前住进了公房拆迁后安置的商品楼新居。100多平方米的屋子各种设备齐全,腿脚不便的老人可以乘电梯上下,生活便利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潘国庆说,这样的房子大大超出了他当年的想象。“60后”徐莉欣在电话采访中回忆起儿时的“家”:在狭窄逼仄的里弄,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清晨倒粪工“收马桶”的吆喝声。居住条件普遍改善的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徐莉欣一家在经历了单位宿舍、租房、“房改房”之后,也购买了自住的商品房。“搬了好多次家,房子越搬越好了,小区服务也越来越完善。”
40年时光穿梭。在这里,我们回望来路,见证成长的印记;通过炫酷的高科技,我们也看到了未来。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40年改革开放,既是一段国家的辉煌传奇,也是亿万人民的奋斗之歌。40年征程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人民追梦的脚步,时代发展的壮美画卷上,会刻画出最动人的奋斗者的姿势。
内容摘自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