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原标题:只因为在手机上多看了那一眼…… “偏好”算法带偏阅读
来源:半月谈
“孩子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像是中了毒”“刷抖音、看快手成了留守儿童最喜欢的娱乐活动”……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而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好”越“偏”。原本能够提供多样化精神食粮的手机App,却让人有一种“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的惊喜与尴尬,在不知不觉中受困于“信息茧房”。
1
投其所好的定向推送:
爱看什么就送足喂饱
“原本把手机留给孩子是想方便联系、开阔孩子视野,没想到她沉迷于刷短视频。”陈孝泉13岁的女儿是山东沂蒙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与妻子打工在外,孩子平时由爷爷照料,“老人说了也不听,结果孩子整天都待在家里刷一些低俗、恶搞的短视频,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济南市民王忠鑫说,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最近对游戏越来越痴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打开儿子手机中的短视频App,发现推送的内容大多和孩子玩的某款游戏相关:“连续滑动几个视频全与游戏相关,不想看都不行。”
个别青少年盲目模仿短视频内容还引发法律纠纷。陕西律师赵良善曾接手过一个案件:一个孩子无意间在手机上看了用胶带、绳索整蛊他人的视频,后来又不断收到同类的恶搞内容,感觉很好玩,于是逐渐模仿起来,最终导致同学摔伤住院。
不少受访者还反映,孩子们在看新闻客户端、刷社交媒体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的“三多”现象。
这种手机定向推送的垃圾信息挤占大量时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反而屏蔽掉其他多样化信息。看到孩子们犹如婴儿舔奶头乐一般迷恋这些信息,一些家长表示很无奈:孩子一刷就是大半天,空闲时间都被占用了,不仅影响学习,与同伴一起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少了。
“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志华说,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
技术专家认为,互联网算法支配的内容生产体系是产生“信息茧房”的根源。数据营销专家吴俊介绍,这类算法分为直接推荐和相关推荐:直接推荐是计算读者阅读的关键词权重大小,推荐同类信息,提高用户粘性;相关推荐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和学习,推送与读者特征相似的人所感兴趣的内容。
2
技术逻辑、资本逻辑
站在价值观逻辑的对立面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但内容管理水平却难以令人满意。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管理问题,固然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所致,但根源是业务导向遵从流量最大化的资本逻辑。
——利用算法技术片面满足人们低俗、猎奇心理。业内人士介绍,面对互联网技术红利日渐消失的市场环境,互联网内容平台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应对措施,他们不断细分人群标签,让人“一次点”变成“一直看”,吸引读者注意力,挤占阅读时间空间,影响了阅读多样性。例如,有的用户看过突发事件类新闻,推送就充斥各种恶性事件内容,让人顿感“社会乱糟糟”,如此投其所好令人啼笑皆非。
“行内有句话——把用户当成猪,别管喂什么,养肥就行。这样的算法技术会导致大量迎合人性阴暗面的定向推送内容。”吴俊说。
——“流量为王”“逐利为上”暴露资本逻辑。传播学专家认为,很多互联网内容平台深谙“流量经济”,将流量、点击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其产品旨在吸引眼球。
张志华说:“互联网平台从根本上讲,是将消费者的偏好喜爱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充分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对时间消耗的需求。流量越大,互联网平台未来收益的预期就越高,也越受资本的青睐,获得的投资或估值就会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互联网平台为增加点击率和流量、满足商业利益,还会进行人工推荐,即主动制造噱头、推荐‘博眼球’,打‘擦边球’信息。”吴俊说。
——缺乏价值观导向,影响舆论生态。专家认为,部分App以传播信息、营造公共空间自居,却忽视了公共价值观,缺乏传播专业性、严肃性及价值导向。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倪万表示,部分App基于算法,公众影响力日盛。它们本应给广大读者推送符合公共价值导向的内容,结果却致使读者阅读范围越缩越窄,直至观点固化偏激,社会共识遭到蚕食。
3
给互联网内容生产加上价值标签
专家认为,算法技术、定向推送只是工具,用好技术工具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引导,需要企业调整业务逻辑。同时,学校、家长也要有更多的陪伴和关心,避免青少年被网络算法绑架,防范青少年沉迷上瘾。
加强价值引导,优化调整推送算法。业内人士认为,算法技术虽然对内容无感,只识别数据标签,但一些互联网内容平台是业务策略指导技术实施,“只要想改变,是有办法的”。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制定具体要求,使企业把公共价值观导向的责任落实落深,将正面价值取向作为关键标签纳入产品设计之中。
在系统设计上,不少App推出的“青少年防沉迷”模式仍需通过手动激活,并非默认设置,更难以精准识别。专家呼吁,完善现有防沉迷系统功能,找到监管盲区,堵住技术漏洞。
精细化监管,控制泛娱乐化、低俗化信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等建议,网信部门宜对App的算法推送进行更加精细化监管审核,如规定具体类别信息的推送占比、要求定时提交内容管理报告等。对于存在错误导向的内容和谣言、色情、暴力、赌博等信息,应加强甄别和监测,督促平台企业形成有效自查机制。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形成合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副主任田丰认为,政府、学校、家长、平台几方要做好配合,责任共担,形成齐抓共管的多元治理格局。
专家建议,家长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内容的能力;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使其成为青少年的一项基本常识和技能;家庭、学校增加时间管理教育,互联网平台强化时间提示,比如将“时间戳”放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培养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