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说,杨老师您要帮我
不然我就不接《卧虎藏龙》了
除了懂的东西多,杨占家脑子也活。
1992年拍摄《诱僧》的时候,有大段的戏要在寺庙中进行,且最后有一场火烧的戏,于是导演罗卓瑶想在五台山一个旧庙的遗址拍摄。杨占家觉得不可行,便告诉她,五台山冬天会因为下雪封山,人和物资都上不来下不去,而且这个遗址哪能拍火烧的戏──在北京附近给你找一块地方,搭一个寺庙的景就能解决问题;内景戏更简单,把当年拍《红楼梦》时荣国府的屋子稍加改动就行。
罗卓瑶来自澳门,起初觉得杨占家已经五十多岁了,年纪有些大,不想用他,但是戏拍完了,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多亏有个杨老师”。1993年,《诱僧》获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同时获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杨占家位列其中。
那次拍摄,杨占家认识了一个至今被他称为“小叶”的香港青年,杨占家主要负责布景,小叶则以服装等为主。这个小叶,就是后来成名欧美的叶锦添。片子完成后,大家各奔东西,不过几年后,杨占家接到了叶锦添的一个电话,说李安要拍《卧虎藏龙》。
“小叶说,杨老师,您能不能帮我,不然我就不接这个戏了──他知道我在《诱僧》里起的作用。我就答应了。”杨占家说,他入组后画了很多图,李安很喜欢。而且他的“脑子活”又起了作用──玉娇龙住的府邸和贝勒府是重头戏所在,本来需要两个摄影棚。但杨占家想了个主意,用互做背景的办法把两个府建在了一起,每次转换场景时稍作调整就行,一个摄影棚就解决了问题,省下了不少资金,而在影片中,几乎看不出这两个地方是在同一处拍摄的。
《卧虎藏龙》后来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奖,应该说,这其中有杨占家相当多的付出。这部戏拍完,他给李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几年后《色·戒》筹拍时,李安又想请他,但那时杨占家已经答应吴宇森进入《赤壁》剧组,档期错不开,所以很遗憾地没能再和李安合作。
进入新世纪后,杨占家又参与了不少电影的制作,《河东狮吼》《十月围城》《七剑》《霍元甲》《功夫之王》《木乃伊3》……名声渐渐传到了好莱坞,尽管有些片子被他称作“帮忙”,但业内对他的青睐程度,绝不是“帮忙”可以概括的。
杨占家参与制作的电影名录,最后一部停留在2011年,那时他已经75岁了。但电影圈的人就是认他的名头。更何况,现在想找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太难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王砚缙就说过,他带的许多学生连摄影棚都没进去过,一点感性知识都没有,哪能知道布景是怎么回事?遑论去画一张把布景描绘得清清楚楚的图纸,还画得这么有艺术性了。
最近他的《杨占家电影美术设计作品集》出版,厚厚的两大册,收录了他为数十部电影创作的六百多幅设计图,堪称当代电影美术设计史的一个经典缩影。这部作品成了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参考教材之一,圆了杨占家一个心愿,同时,也足以让依赖电脑却不善手绘,且只会画画而少知其他的年轻人明白,一个真正的电影美术设计师,应该并能够达到的高度是什么样的。
对话杨占家
工艺美术要制作出来
才能是一个作品
记者:您说过“生活的知识和实测的能力对一个美术师是很重要的”,您是如何积累知识的?
杨占家:我是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比如我看到一个房子,马上把主要尺寸比如柱高、面宽、进深,测量下来,再画下来,以后拍电影需要了,我就马上想到那个房子,可以拿来作为外景。我到南方去,看见苏州民俗博物馆里的灶台是单独的一个,不像北方是和炕连在一起的。我就记下主要尺寸,甚至锅的直径都记下来,画成图。《红楼梦》剧组要拍厨房戏的时候,我设计时就知道要多大的锅、多高的台子。
记者:感觉您在做艺术设计的时候,包容性非常强,喜欢打破风格的界限,是一个喜欢融合的人。
杨占家:是。比如拍《红楼梦》的时候,虽然剧中人住的房子大同小异,但是人物各有性格,布景就要各有特色,宝玉的书房要有书香和脂粉气,黛玉的书房和卧室则是简朴淡雅,贾母的客厅是富丽堂皇的。我们当时用厅和过道做了大胆的连接,把不同风格的场景结合在一起,既有分隔又有联系。
记者:所以您做的是实用美术。
杨占家:我在工艺美院学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为什么“美院”前面要加上“工艺”?就是说你的设计要通过制作表现出来。一张油画画完就是作品,工艺美术得制作出来才是作品。
记者:现在人们爱说“工匠精神”,您觉得自己是工匠吗?
杨占家:就是要认真做事。我刚到电影厂时,把资料室里所有关于电影美术的书籍、资料,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因为我要很快从工艺美院的思路转到电影美术中来,必须得了解后者是怎么回事。干什么都得干好嘛。
(图片由后浪出版公司提供)(文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