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探索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路径
国门文化大院惠及边境群众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的里火村,是中越边陲线上的一个小行政村,全村仅1487人,却有一个中越边境互市贸易的二类口岸——里火口岸。口岸的设立带动了中越边贸生意的红火,每天在口岸从事边贸活动的有4000多人,其中专门为边贸生意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板车工人就有1500多人。每到中午休息时间,外来的边贸务工人员和板车工人就散坐在树荫下聊天、打瞌睡。
2017年6月,在距离口岸100多米的地方,一座由文化站改造而成的国门文化驿站向边贸务工人员、板车工人和里火村边民打开了大门。一年来,驿站持续提供阅读、乒乓球、歌舞培训、电影放映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中午时分前往驿站的群众络绎不绝,成为里火村的一景。
启动国门文化大院工程
防城港市有长23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分布着59个沿边村落。在边境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赋予了爱国固边、睦邻友好的意义。自2015年以来,防城港市以距边境线20公里以内的乡镇和行政村为基础,启动国门文化大院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传承展示、爱国主题教育、中越民间友好交流等内容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防城港市东兴镇竹山村景色秀丽,鸟语花香。在这里的国门文化大院,一些大妈们正跟着国门文化视窗的LED大屏远程学习京族舞蹈。不远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里,展示着“京族围箔”“京族拉大网”“京族耙螺”“京族挖沙虫”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侧的“大清国壹号界碑”景区一起,成为防城港市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自启动国门文化大院工程以来,防城港市已建成各类文化服务示范点130个。按照“一院十有”设置的文化楼、舞台、书屋,可以实现远程教学的国门文化视窗,常年开展活动的非遗展示馆和培训基地,为边境务工人员服务的国门文化驿站,宣传爱国固边的文化长廊……随着各文化项目建设的推进,国门文化大院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至今,各类国门文化大院开展文化活动近500场,惠及中越边境群众10万余人。
以文化大院为载体,
促进中越边民交往
6月14日,东兴市万尾村的国门大舞台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来自越南芒街市的民间艺人,他们与万尾村的天籁艺术团共同为村民带来一场文艺演出。“我们与越南芒街市茶谷坊长尾区缔结了友好村,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和每月初一,我们都会互相拜访,开展交流活动。”天籁艺术团成员苏明利告诉记者,万尾与芒街的友好往来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就像中越边民在舞台上共同唱响的京族民歌《客到我家来》,虽相隔国界,友谊却如邻居般亲密、绵长。
截至2017年底,防城港市和越南下龙市缔结友好城市,防城区与越南海河县缔结友好区县,中越友好村屯更是遍布防城港市边境线的各个乡镇。中越边民共同组织开展的体育比赛、山歌对唱、节庆互动等形式多样的联欢活动一年比一年热闹,国门文化大院的建设为常态化的中越边境友好交流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和环境。
防城港市文化委主任许大俭说:“2017年,我们在边境沿线的长山、班埃、交东等15个行政村发起国门文化大院‘周周演’项目,以行政村自发组织的形式开展了100多场村际文艺交流巡演、文化下乡等文体交流活动,参与的边民近3万人。”在与越南保肯村山水相连的我国的滩散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种民间的交流促进了边境的繁荣稳定,双方边民和谐相处,近年来滩散村的犯罪率也大大下降。
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
在防城港的边境村屯中,主要分布着壮、汉(疍家)、京、瑶4个土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今,这条长230公里的边境线不仅是中越友谊的示范带,更成为边境非遗的展示带。
位于那良镇的高林村聚居着大板瑶、细板瑶和花头瑶,是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当地政府在高林村国门文化大院设立了大板瑶服饰展览馆、瑶族刺绣展览馆和国门陀螺竞技场,分别展出大板瑶服饰、阿宝节活动、大板瑶生产生活民俗以及广西各地瑶族刺绣工艺品等,同时经常开展瑶族刺绣、砧板陀螺等非遗项目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国门文化大院成为了高林瑶寨展示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地。
“每年的阿宝节、春节、三月三,附近峒中镇、那良镇的村民以及越南边民都会聚集在这里开展丰富的节庆活动,比如山歌表演、中越对歌、砧板陀螺比赛、天琴演奏等。”防城区文化馆馆长龙相春说,通过活动,他们培养了大批民间艺人,既延续了传统文化,又很好地对外展示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
据悉,防城港市目前建有20个非遗保护工作站,其中有14个位于中越边境线上。将非遗传承保护融入国门文化大院建设中,在丰富边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突出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依托京族“哈节”、京族传统技艺制作的鱼露产品、民族服饰生产等,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