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不请自来”

2019-04-30 10:08:15 光明网-《光明日报》

  日前,第五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揭晓。11篇获奖论文作者,从最年长的、76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到最年轻的、38岁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义琼,他们没填写申报表格,也没提供过什么材料,更没找关系、打招呼,甚至有的学者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奖,奖励却“不请自来”。

  不需要学者自己申请,凡在规定时段刊发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全部自动进入候选名单。直至评选尘埃落定,主办方才把结果一一告知获奖人。这个原则,“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一直坚持着。

  几年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邦维接到电话通知,他的文章《语言、文本与文本的转换:关于古代佛经的翻译》获得第三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那时,电信诈骗屡屡发生,对于这通电话的真伪,王邦维难以辨别,不得不询问早就认识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刘石。刘石告诉他,你很幸运,给你打电话的,真的是学报的工作人员,不是骗子。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评选模式,催生出不少类似的故事。

  “现在,大多数的奖项需要学者自己申请。自己申请奖项,除了要花时间,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太舒服——要学者说自己的文章多么好,有时候不是一件很自在的事情。这个奖不需要自己申请,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也给了我们学术的尊严。”作为本届的获奖论文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认为,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所倡导的这种学术风气,对于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改良学术氛围有重要启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介绍,由百盛基金会赞助这个奖项,目的是为了推动基础研究,鼓励学术创新,弘扬优良学风,一篇论文能否获奖,完全由评审专家从学术的角度进行判断,不看作者的资历、名气,也不搞地域、学校平衡。今年,直到临近颁奖,主办方才意识到,在11篇获奖论文中,有两名作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但这个由专家评委做出的决定,不可更改,也无须更改。

  “‘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是一次学术尊严的重构,一次学术生态的修复,可谓开风气之先,引领学术潮流。”在《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看来,这个论文奖的设立,有助于挤破学术论文泡沫,扭转学术论文粗制滥造之风;有助于打破“核心期刊”的神话和迷信,让学术回归正途;有助于破除学术的论资排辈,促进青年才俊的成长。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彭刚回忆,在学生时代,常常听到老师何兆武对着稿费汇款单感慨:干我们这一行,本身工作就挺有意思,写点文章,还有人给你钱。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愿意做这样一件事。而且有人愿意给他们额外的奖励,让他们得到意外的认可和惊喜。这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彭刚这样说。(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30日 12版)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再次聚焦阅读。如今,阅读已不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科技发展,让阅读的世界无比宽广,出现更多可能。

  • 仲春之月 十里芳菲入梦来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春分至,昼夜平分,全国许多地方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 万物复苏 二月二“龙抬头”

    3月8日,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光影非遗·留驻乡愁”迪庆非遗摄影展在昆启幕

  • 优势栏目

    第十四届湖北青年之声相亲文化节在汉启动

  • 优势栏目

    “中国风”唱响“中国梦”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