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军停
读贵报10月22日评论《“博物馆进中小学”教育效果值得期待》,深感应该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本身具有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职责,如果大量文物闲置,会影响博物馆自身职责的履行,制约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
文物是历史文化遗存,有着巨大的现实教育价值,对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结、爱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很长时期以来,很多文物都沉睡在博物馆里,并没有充分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在课堂上,学生对一些历史文化事件只能凭空想象,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教育遗憾。
加强馆、校合作,建立博物馆和学校联合教育中小学生的机制,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或者让文物走进中小学课堂,展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激活文物所蕴藏的教育价值。
一方面,要让博物馆参与学校教学。比如可以邀请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课堂教育,在教案撰写甚至是教材编写方面,吸收文物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从教案层面确保学生接受到历史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博物馆开展现场教育,通过现场观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含义。
此外,可以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文物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的文物,设置历史试题,让学生进行竞猜竞答,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将文物“用”起来,才能让历史“活”起来,才能展现出教育价值。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文物成为学生的教科书,这不仅是对教育需求的满足,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