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保护其本身的科学性。”近日,在安徽寿县举行的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上,陈广忠提出这一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同样认为,“从科学层面引领示范,是保护二十四节气的首要工作”。
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在急速奔涌的新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脱钩”。穿梭于城市霓虹中的我们,或许已经很久没有注意到手机日历中关于节气来临的推送,或许要靠着朋友圈的“提醒”,才想起在冬至这天为自己煮一碗饺子。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二十四节气?而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我们保护的是什么?又该如何保护?
二十四节气从哪里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被收录于小学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
“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二十四节气的本质是一种时间制度。”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曹幸穗说。
淮南市政协文史专员程晋仓进一步阐释:“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运动轨迹分为24等份,每一个等份为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它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发明出的一套科学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也是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
翻开史册,先秦《尚书·尧典》中即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周礼》中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的表述,明确提出了冬至和夏至。
《吕氏春秋》中出现了“日夜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始雨水”等称呼。
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得到最完整的表述、计算和记载,是在被胡适誉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中。“淮南王刘安崇尚自然科学,对天象星宿进行测量,划分节气。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成和发布,至今已有2159年。”陈广忠说。
在曹幸穗看来,“淮南之于二十四节气,有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淮南王刘安于此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而淮南正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中点线上,四季分明,恰好体现了二十四节气两‘分’两‘至’的特点,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意义”。
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为什么要保护二十四节气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深深根植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穿越数千年,与现代气象科学完美“重叠”,“撞个满怀”。
“不仅如此,二十四节气仍在深深影响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安排,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保护的理由之一。”曹幸穗说。从清明节、冬至节到近年设立的丰收节,二十四节气为中国人安排时间与相关实践提供了依据,激励中国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016年,二十四节气从“中国非遗”走向“世界非遗”,成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最生动、最鲜活的文化符号之一。与此同时,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好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中国人对全人类的郑重承诺。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浓缩了传统文明的高度智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值得,也必须加以保护的。”曹幸穗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可以全球化,但是文化必须是个性的,而且经济越是全球化,越要注重保护文化的个性。”
保护二十四节气的过程,既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民族自信心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强、提升与其他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过程。通过双向互动,寻求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闪亮。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尽管带有各自地域色彩,但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曹幸穗说。
对此,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应克荣呼吁,结合实际重新拾起二十四节气民俗。她将二十四节气民俗分为节日民俗、生活习俗、饮食习俗三方面,节日习俗如立春时的“鞭打春牛”、大寒节气的“尾牙祭”等;生活习俗如“春分立蛋”“做夏至”等;饮食习俗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等。
“不得不承认,二十四节气民俗的仪式感正在快速淡化。寻求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民俗’,需要政府引导、民众参与以及新手段介入,这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尽管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但是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民族精神这一‘母本’永远不会变。”应克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