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头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资料图片
一台图书馆机器人,眼睛大大的,声音萌萌的,不仅能解答读者的疑问,还能引导读者到达指定的阅览室;一间电话亭大小的朗读亭,读者置身其中,自助选择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系统会自动录音,还能把录音分享到朋友圈;一块电子屏幕,读者轻轻点击几次,输入性别、年龄、爱好等信息,一份个性十足的推荐书单就呈现在眼前……日前,在河北廊坊举办的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琳琅满目的智能设备竞相亮相。
遍布着各种智能设备的无人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就是未来图书馆的模样吗?在与会的专家学者看来,未来的图书馆,既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更要革新服务理念,让阅读走出有限的图书馆空间,遍布社会的每个角落。
坚守阅读和公益的初心
走进公共图书馆,人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平日里,无论是在阅览室内,还是在各种讲座活动上,大多是老年读者的身影;到了节假日,借阅儿童读物、参加故事会的孩子多了起来;图书馆里为数不多的年轻读者,往往是读着自带的书本,准备着各种考试,他们并不需要除了自习室之外的其他服务。
如今,公共图书馆大多降低了门槛,借阅证办理手续便捷,读者凭身份证就可以进馆阅览,有的公共图书馆,读者甚至不需要任何证件就可以到阅览室读书。然而,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读者其实并不多。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的纸质书外借数量2016年达到了顶峰,当年的流通量达到6555万册次。”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虽然这个外借数量不低,但只有大约100万名读者发生过外借行为,而上海全市有400多万名持证读者。
即使像上海这样持证率、借阅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城市,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提供了一组数据: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书刊外借0.3册,贵州省只有0.096册;2014年,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持证率为68%,新加坡为43%,中国只有2.5%,而位于中国西部的贵州省还不足1%。
“数据告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陈超认为,图书馆人应该坚守阅读和公益的初心,为社会公众提供零门槛、无障碍的服务,“图书馆人应该与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把读者的阅读习惯培养得更好”。
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来说,馆舍建设、文献存藏尚不完备,培养读者阅读习惯的任务显得尤为艰巨。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卢云辉建议,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地方为公共图书馆立法,像重视教育一样重视全民阅读,像建学校一样建设图书馆。
也有专家学者建议,在加大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可以重点扶助相关地区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等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