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源:今晚报
《法国“进士”逐梦东方》出版座谈会举行
请记住“桑志华”这个名字
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人民出版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法国“进士”逐梦东方》图书出版座谈会昨天在市政协俱乐部举行。该书以70多万字的著述详细记述了1914年至1938年桑志华来华科考探险取得的成就,特别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创建一个自然博物馆,并最终将北疆博物院(即现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留在了中国。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薛进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学家邱占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伴月,天津社科院历史所所长任吉东等京津两地社会科学界、文学艺术界、教育界相关人士参加了座谈会。
该书作者于树香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南开大学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承担过大量研究课题,十余篇调研报告获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奖。由于长期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近代天津文化,发表过《近代法国传教士对我国北方的科学考察与天津北疆博物院》《探寻桑志华来华之谜》等文章。该书是作者历经18年艰辛创作,几易其稿并最终付梓。在创作过程中,从史料方面,主人公桑志华的资料大部分为法文,需经过翻译校对和再加工的过程;从时代而论,其所处年代又是动荡频繁的近代中国,要对诸多事件人物加以梳理甄别。这无疑对本书的写作形成天然的障碍与不便;同时桑志华所从事的工作又是专业性极强的生物和考古研究,更加增大了写作的困难。而于树香敢于“知难而行、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更加凸显了作者的时代担当和写作执着。
座谈会上,邱占祥在发言中表示,应该记住“桑志华”这个名字,“我从1978年转向研究我国新生代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开始,接触到桑志华在中国所采集到的化石材料。随着我对他了解的深入,很快我就被他作为博物学家的素养和博学多识、苦行僧式的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以及惊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所折服。在他居留中国的25年间,他跑遍大半个中国北方,总行程不少于4.5万公里,搜集到约30万件动物、植物、矿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现存天津自然博物馆约25万件。他孤身一人,从筹资规划到监工,终于建成一座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型自然博物馆,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邱占祥赞赏作者于树香全身心的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勇气,同时希望本书的写作出版能够起到推动我国学人对桑志华及其现象深入研究的铺路石作用。
与会人士表示,该书的出版助力近代中国研究,是珍贵史料。同时,桑志华传记的出版无疑是中法文化交流具有典型意义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