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打造全国首个AI智慧书城和城市文化生活创新空间
中心书城北区新装盛放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文 杨浩翰/图
暌违近半年,全新升级的深圳书城中心城(以下简称“中心书城”)北区昨日开门迎客,一个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更具城市地标意味的文化创意生活中心新装盛放。
改造后的阅读区
启幕仪式
作为深圳最负盛名的城市文化客厅之一,中心书城在4月27日启动了开业运营14年来的首次整体改造升级,按照“先北后南”规划实现了不停业改造,用不间断的优质阅读服务延续着与市民读者的书香情缘。以崭新面貌亮相的中心书城北区,不单是集聚图书、供应知识的场所,更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心灵家园,致力于打造深圳市民日常休闲与假日出行的好去处。它引领了一种文明城市的新生活方式,也引领了一座城市与一城读者关于城市文化生活的美好畅想。
在不变中求变
构建空间新美学
原本平直单一的空间规划,被打造成结构多元、层次丰富的文化天地。这里每一处风景,都诠释着中心书城灵动跳跃的空间新美学。
改造前,北区书城面积约为9147平方米,改造后为10029平方米。一楼为综合书店和美学生活馆,负一层为少儿书店。1号门和4号门处分别设置了书山和金句墙。走进升级改造后的中心书城北区,快速环流、四通八达的行进动线,让人感觉一切都还是熟悉的味道。中心书城的“不变”,旨在尊重万千读者积年累月形成的温暖记忆与阅读习惯,便于让每一位爱书人快速抵达目的地。
但在“不变”的底色中,中心书城又将空间的变幻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原来的大通铺变成了错落有致、错层交互的多层次阅读空间;最具人气的北区大台阶,在保留台阶座位的同时,升级建构了一所沉浸式小剧场;在综合书店,以光纤灯和灯带打造的“星空与银河”,让读者能“抬头仰望星空、低头阅读书海”;错落有致的“书海梯田”,在创造更多阅读空间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读者的空间体验感……
推崇“人文+科技”
提升服务新体验
14年来,中心书城始终以“人”为核心,以“书”为元素,关注每一次人与书的交流相遇,致力于构建书香馥郁的人文空间。
“北区改造着眼于细小微处,时时刻刻替读者着想。”特意前来探店的市民何女士对记者说,“你看,阅读圈抬高了,便于高个子读者屈膝放脚;少儿书店铺设了木纹地板,孩子们也不用坐在瓷砖上看书了。”
智能化是此次改造的关键词。记者在北区看到,一块大数据智慧屏竖立在大台阶对面,上面滚动显示着书城场内客流、人气图书、实时停车位空余数等实时数据。据了解,升级后,中心书城成为了国内首个AI智慧书城,在这里,AI互动屏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智能推荐最符合读者的好书;听书瀑布屏将一本本好书送到读者眼前,更有免费在线资源可扫码聆听;分布在四号门入口和场内的可爱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像是书城的向导,查书指路、荐书交流“不在话下”……
据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张俊皞介绍,为解决一直以来活动噪音过大的问题,北区大台阶进行了围合式隔音处理,周边和座位下设置了吸音板和反声技术,使讲座声音更聚焦。同时,新建的高清微间距LED屏幕,不仅能带来视觉冲击,其背面还打造成为观景台,解决长期以来临时搭台、影响讲座质量等问题。
大数据分析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文+科技”的数字化阅读为市民读者创造了更加智能化的文化生活体验。
50余场文化活动
掀起阅读新狂欢
中心书城北区新装开业,正逢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与深圳书展首度联动,节展叠加的11月,将深圳书香满城的氛围推向高潮。
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中心书城精心策划了读书月辩论赛、年度十大童书颁奖典礼、“名家私人书单”巡礼、“阅读ING”特别场、“读诗的人”美文朗诵会等50余场文化活动,同时这里还将创新开展“Reading + Fashion”“Reading + Music”等跨界艺文活动,营造更加优质的文化生态。活动期间,迟子建、马伯庸、刘震云、康辉、刘同等名家大咖将悉数做客中心书城,在北区大台阶与读者近距离分享交流阅读感悟。
据了解,28日下午开始,中心书城南区进行封闭改造。改造后的南区将建成业态更加丰富的文化商业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