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讯(记者 路艳霞)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阎晶明的最新学术随笔集《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并于10月31日在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行新书首发式,一场有关鲁迅与《野草》的深度对谈由此展开。
作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鲁迅研究的学者,阎晶明从2008年开始有计划地撰写与鲁迅相关的文章,而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野草》这一对鲁迅、对整个现代文学都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作品。阎晶明有意避开常规的角度,着重对《野草》的诗性与哲学展开了深入地讨论。他关注和研究鲁迅创作《野草》的现实背景,不仅抓住了鲁迅书写《野草》时的知识性与精神高度,并且通过自己阅读后的生命体验来理解《野草》,用一种简明生动而非概念化的语言呈现出来,从而对《野草》整体营造的氛围、情感的起伏以及鲁迅思想的玄妙,做了如“箭正离弦”般的概括。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学者孙郁表示,鲁迅的文本带有迷宫性,因为他的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和意象之间有一种对立的和彼此消解的繁复、回转不已的特质。“阎晶明老师以一种反学院派或者反文章的方法,或者说反批评式的方法,进入到对鲁迅文本的解读里面。”他认为,阎晶明的研究达到了对鲁迅知识点的深悟、对鲁迅精神品德的深悟、对鲁迅语言的深悟,“阎晶明把鲁迅的作品放到鲁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里解读,让我们能深切地感觉到,鲁迅之所以是鲁迅,他能写出这样词章的原因。”
评论家潘凯雄说,阎晶明能够从诗与哲学的强调中,回到“本事”上来。“本事”,就是本来的事实,尊重本来的事实,从本事出发,而不是过度阐释、自我阐释、自我陶醉。同时在学术上,它又是一个求证、求实、求真的过程,这给我们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学者黄乔生认为,现在“鲁学”的研究出现了过度阐释、繁琐的现象,需要有一个“再出发”,阎晶明的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营造出了《野草》写作的氛围、背景和它的人物、事情。此外,阎晶明还增加了一部分散布在《野草》文中的典籍,将鲁迅读过的书、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阅读讲出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起源、写作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