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上,北京京剧院表演《三岔口》选段。陈 曦 摄
在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木版水印技艺展示。
在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雕梁制作技艺引人关注。
第十一届北京端午文化节上舞龙表演。
在第九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上,展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智化寺京音乐。
国家级非遗项目哈氏风筝传承人创新制作的“喜”字风筝。
今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5周年。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北京市参与或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力提升了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展现出北京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的阶段性成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多措并举的生动实践,让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新光彩。
参与全国多项活动
展现北京非遗之美
6月7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全国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广东广州举办,首次集中展示了40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通过展览、展演、论坛等全面呈现、总结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实践。
“情景化、体验化、专题化”是本次展示方式和展线设计的思路,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展演展示,并与观众深度互动。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顾卫英、柴亚玲表演的《牡丹亭·游园》美轮美奂,赢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北京京剧院演员方旭表演的《铡美案》选段,周恩旭、张青松表演的《三岔口》选段,赢得观众喝彩。
为展示非遗中蕴含的东方智慧、当代价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共同制作推出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来自北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主讲了《景泰蓝是金属与火的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种桂友主讲了《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彰显东方智慧》,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邵天帅、邵峥等主演了昆曲《长生殿·泣颜回》选段,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沙娜主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薪火相传》,吸引了众多观众。
6月5日至9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袂主办的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展览充分把握“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的年度主题,围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年度口号与“寻匠务本”的活动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献上一场实践与理论互为支撑、广度与深度共同延展的非遗盛宴。
在“非遗项目互释单元”板块,景泰蓝制作技艺(京)、北京料器制作技艺、北京兔爷儿等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在“非遗生活馆”板块,美术区、家具区、服饰区、玩具区、饰品区、陶瓷区共汇聚京津冀34个项目、70多位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示和商品售卖。
6月6日,“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淮安大剧院拉开帷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等运河沿线8省(市)160余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运河奇珍展示展销、匠心传承互动体验、名师竞技工艺竞赛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魅力。来自北京的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料器制作技艺、内画鼻烟壶等非遗项目令人流连忘返。
主办北京多项活动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今年是端午节等22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10周年。6月7日到9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延庆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了北京端午文化节,端午之夜交响音乐会、长城文化带非遗展、世园非遗手工艺市集……18场端午特色活动在世园会,延庆各乡镇、景点轮番上演。
此次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在北京世园会妫汭剧场举行,83名鼓手以激情的鼓舞开场,来自长城文化带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八地的非遗传承人,持着盛有流经长城脚下河流之水的器皿,将融合之水汇入妫川盆窑陶器并注入妫汭湖。
世园会园区内洋溢着一片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在妫汭剧场沿途两侧的长城文化带非遗精品展示区,甘肃庆阳香包、山西太平绣球、内蒙古马头琴、天津葫芦、河北石影雕等非遗展品悉数亮相;在永宁阁南广场,包粽子、制香包、编五彩绳、草贴画、豆塑、植物画、妫川毛猴等端午传统互动及非遗体验活动,吸引游客们驻足参与。
两公里外的延庆夏都公园,京台妫水龙舟友谊交流赛如火如荼,来自宝岛台湾与北京延庆的龙舟队劈波斩浪。首都高校第九届北京大学生妫水龙舟锦标赛也在此热烈举办,24支龙舟队伍竞渡争流,展现青春活力。
同时,以长城为主题的端午之夜交响音乐会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奏响。另有国风音乐诗会,诵读文化经典、演绎国风音乐。
6月7日至9日,北京市怀柔区共接待游客59.59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1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6.6%。其中,乡村民俗游接待游客44.6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022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28.6%。
喜人的数字,得益于北京市怀柔区举办的第十四届满族文化节,文旅融合激活了端午节期间怀柔的旅游市场。满族文化节以“满风满韵情满怀”为主题,包括开幕式晚会、原创民族舞剧《二魁摔跤》演出、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满韵霓裳”满族服饰秀等重点活动,以及汤河口“八旗龙舟”大赛、长哨营八旗百家宴和满族婚俗展示、喇叭沟门非遗体验等特色活动。
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北京千年古刹承恩寺的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内,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向全国各省市区工艺美术学会发起的“手艺·守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科普教育日”北京主会场科普教育活动举行。围绕“非遗生动实践、文化渲染生活”主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参加科普活动的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进行了现场表演和授艺教学活动。
6月8日至9日,为展示京杭大运河沿岸音乐类非遗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擦亮国家文化遗产名片,搭建传统音乐交流展示平台,提升大运河沿岸非遗文化影响力,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智化寺内举办了第九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通过白天4场展演和夜间2场专题音乐会,展示了智化寺京音乐、沧州木板大鼓、山东东平端鼓腔、江南丝竹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多样风格与特色。
6月8日,为期一周的“我笔下的非遗”——首届非遗传承国际儿童公益画展在北京前门闭幕。画展由21个4岁至14岁的孩子及其家庭共同发起,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携手北京文商会馆等共同举办,以国际儿童节和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非遗保护意识,在少年儿童中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北京、浙江、天津、河北、山东、湖南等省市,以及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海外小朋友的近300幅作品,分别陈列于永新华韵旗下的非遗文化艺术空间,画展累计接待观众突破10万人次。
6月1日,“2019年老字号时尚创新精品荟”在北京西单商场拉开帷幕,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北京多家老字号企业开展了“京彩童年”主题活动,通过多种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参与到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景泰蓝点蓝工艺等传统工艺制作中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
实践优秀案例公布
数来宝和抖空竹入选
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机构在广州召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集中发布非遗与旅游融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传统工艺振兴三个方面的优秀案例。来自北京的数来宝和抖空竹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殊荣。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开展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分类保护工作水平。入榜项目均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能够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能够根据项目类别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增强传承活力。
数来宝由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来,最初是乞丐在沿街乞讨时演唱。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有演员“撂地”卖艺,靠演唱数来宝招揽观众。在抗战时期的革命军队中,为了更好发挥数来宝的宣传和战斗作用,战士们采用类似数来宝的形式即兴编词,现场演唱。1956年,李润杰先生先后创编、演出了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快板节目,创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这一表演形式被定名为“快板书”。2014年,数来宝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更好保护传承数来宝,近年来北京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12月9日,在原东城区文委、东城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快板沙龙”成立,坚持每周六下午两点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二楼多功能厅进行公益快板培训活动,每期近百人参与,至今已举办600余期,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以“快板沙龙”为核心的传承群体在学校和社区招收快板爱好者进行公益性专业培训,每期24课时,共举办6期,每班20余人,共计100余人受益。此外,还到社区、学校、部队、工地等地进行慰问演出,到外省市区进行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数来宝,喜欢数来宝。
几年来,以“快板沙龙”为核心的数来宝传承群体充分发挥数来宝(快板)艺术形式的特长,自编自演了一批弘扬主旋律、歌颂模范先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新节目,每到一处都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为让快板爱好者更加系统、正规地学习数来宝(快板)艺术,“快板沙龙”主席李世儒编写了快板教材《从零起步学快板》,在各新华书店发行。为让快板演员更好地提高快板艺术,李世儒正在编著快板理论书籍《快板演唱的研究与探讨》。
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早为宫廷玩物。传说三国时期,曹植曾作《空竹赋》,但诗赋内容无可考证。北宋,宋江曾有诗云:“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2006年抖空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抖空竹保护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筹建了首座以空竹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成为空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基地。博物馆通过文字介绍、实物陈列、图片和多媒体展示来普及空竹知识,每年接待参观者上万人。博物馆还开展暑期学生夏令营活动,受益学生及家长已达3万多人次。同年,还建设了三维立体网络平台,面向全世界宣传空竹文化。每年定期举办空竹文化节,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空竹爱好者进行交流展示提供良好的平台。
多年来,北京空竹博物馆组织传承人走进300多所小学、200多所中学和大学,以及社区、机关单位进行讲授、展示和传承。同时,博物馆收集整理了许多与空竹相关的书籍及图片视频,空竹制作传承人还创新研发了许多有纪念意义收藏版的空竹艺术精品,如奥运系列空竹、60年大庆空竹、建党90周年空竹等,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与空竹相关的资料和实物。
此外,北京空竹博物馆还多次参加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世博会等国内外重大非遗展示活动,进行空竹表演和祥云小屋空竹艺术品展示,接待了5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广泛传播中国传统空竹文化的魅力,先后到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进行国际交流。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一个口号,随着非遗传承实践的日益活跃,丰富的非遗资源的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京市将营造出更加浓郁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推动非遗深度融入社会生活。
(本版文字由隗瑞艳整理,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