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江南百景图》里的文化记忆

2020-08-25 08:39: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  缘  文/图

  伴着悠扬的琴音和笛声,挑着担子的商贩在水网密布的街巷中穿梭,拿着风筝的孩童在黛瓦粉墙的民居前嬉戏……这些脱胎于仇英《清明上河图》、徐扬《姑苏繁华图》等古画的场景,以二次元的方式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山塘街“通贵狸”

苏州留园冠云峰

  最近,一款古风经营类游戏《江南百景图》走红,引发诸多关注与讨论。在游戏中,玩家将化身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从莳花植木到筑房造屋,亲手营建属于自己的江南。真实还原的文化遗迹、细节考究的生活元素,让人浸润于明代江南的诗画意境,重拾关于江南的文化记忆。

  红楼栉比、画舫衔接的山塘街是明代江南最热闹的街区之一。《江南百景图》中复刻了苏州山塘街上富有传奇色彩的狸猫石雕。山塘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七里,故称“七里山塘”。而在民间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七狸山塘”。传说刘伯温曾被朱元璋派到苏州视察,设七只石狸镇守山塘河,以固一方安宁。然而时过境迁,这些石雕下落不明,直到2006年,当地重修了七座神态各异的石狸,置于沿街桥畔。这七只“萌萌哒”石狸各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今已成为古街上备受游人喜爱的景物。

  在应天府的一隅,一座九层宝塔高耸入云,指尖划过屏幕,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江南百景图》中这座气势恢宏的宝塔,就是享誉世界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明代南京称应天府,大报恩寺是城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明永乐年间寺毁于火,明成祖朱棣下令于原址重建。这座寺院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至宣德年间才完工,其中最辉煌的建筑是通体琉璃、佛灯长明的九层琉璃宝塔。它矗立在长江的港口,是大明王朝繁荣的象征,令无数西方探险家心醉。落成200年后,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赞其“光辉业绩完美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可惜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现今存世的仅有部分琉璃构件。南京博物院用历史构件复原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座琉璃拱门,让观众得以管窥宝塔的精美华丽。

  一边是壮丽的皇家庙宇,另一边则是精巧的私家宅邸。兴建园林在明代江南蔚然成风,“中国四大名园”中的拙政园和留园均始建于这一时期,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游戏中的“东园”是苏州留园的前身,园主人以北宋末年“花石纲”遗落的太湖石造景,叠石理水,把对天地自然的理解融入一方庭园内,如文震亨《长物志》中所写:“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清乾隆年间,为迎接皇帝下江南,东园中玲珑纤峭的瑞云峰被移入苏州织造署中的行宫花园(现为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同为“花石纲”遗物的冠云峰保留下来,是今日留园的标志性景观。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之下,是书声琅琅,丝竹悠悠。明代中叶,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江南兴起,后传入北京。大量优秀的昆曲剧本涌现出来,汤显祖的《牡丹亭》即是其中佼佼者。《牡丹亭》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故事被改编成《江南百景图》中的探险剧情,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推进,开头和结尾的插画都模拟了苏州版画,色块错位的细节还原了明代套色印刷的效果。明清时期戏曲、传奇等通俗文艺作品的兴盛,让插入书籍的版画也蓬勃发展起来。仅是《西厢记》,明清时期的插图版本就有近40种。这些版画既精准描摹了人物情态,又在园林书斋、陈设清供上用笔良多,展现了当时文人焚香、品茗、插花的清雅生活。苏州桃花坞一带曾聚集大批画师与匠人,他们的画工与雕工巧妙结合,创造出色彩绚丽、刻工精细的版画风格。

  除了听曲看戏,古人聚会娱乐时还发明了一种根据道具猜剧目的游戏,称为“昆曲暗戏”。如以松耳面盆、刨花刷、玛瑙镜子暗合《牡丹亭·游园》,以皇帝便帽、白玉拂尘指代《长生殿·惊变》。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套昆曲暗戏玉玩,包含117件器物,都是典型的苏州玉工,构思精巧,雕琢细腻,体现了昆曲文化的魅力和江南工艺的水平。

  江南风雅传承至今,融入手游等文创产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激起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共鸣。《江南百景图》等现象级产品的出现,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传播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编辑:高爽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