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 活
2.5平方公里的棚户区华丽转身,一个旧城改造项目竟不急不躁,花了15年。这是一处运河历史街区,也是一个不断升温的文化地标。文化算的是大账,如果在一地一事上急功近利,从长远看可能会因小失大
杭州拱宸桥畔,一片不过2.5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项目,竟不急不躁,花了15年的时间才完成。棚户区华丽转身,修复成了大运河历史街区,成为一处不断升温的文化地标。大运河也成了杭州于西湖和西溪之外的新名片。
此前的大运河岸边,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早先得益于大运河之便,聚集了通益公纱厂、浙江麻纺厂、杭丝联等众多大型工业企业。上下班时,桥上人潮涌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调整,厂区外迁,拱宸桥一带日渐衰败。旧厂址的围墙一直圈占到大运河边,城市污水往运河排,早上河边站的都是倒马桶、洗马桶的居民。
张菊勤老人回忆,她一家三代10口人挤在楼上楼下24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厨房,上厕所要到外面排队。长达15年的改造中,保留与拆除的争论一直不曾中断。
这里有高家花园、民国“洋关”这样的古旧建筑,也有民居木板房这样的破烂危房,更有麻纺厂、造船厂这样的工业遗存。最后,一个理念逐渐成为共识:“每一栋50年以上的建筑都应该得到尊重。”
文化街区修复完成,原住民没想到,这个焕然一新的街区,他们可以选择回迁。1/3的住户回到了原来的家园。杭州提出的理念是,老居民几代人生于斯、长于斯,运河记忆、生活方式都是传承保护的一部分。
经过修复建造,这里留下了清朝的院落、民国的里弄,也留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简易公房、筒子楼等。古仓房、老厂房活态利用,成了手工艺体验馆、工艺美术博物馆、刀剪剑扇展览馆、非遗工作室等各类展区。
老居民程赞珍迈出家门,就能在运河边散步,环境变美,配套齐全,他的老屋房价翻了6倍都不止。
穿过拱宸桥拱,舟行3公里,一处石板码头伸到水边,浸在河里。岸上一处院落,白墙斑驳,青瓦木构,这是清代粮仓富义仓,是当年南粮北送的中转站。翻阅2006年的《钱江晚报》,《城事》专栏用一个整版,记录了当年在浙江省委要求下,叫停拆迁,抢救杭州城最后一座天下粮仓的故事。
虽然主体尚在,但经民国战乱,富义仓已破败不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回忆:“一半是在残存的建筑上考古,一半是在瓦砾堆上清理,在废墟上一步步把富义仓的原貌发掘整理出来。”
如今,富义仓原貌重现,还成为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文创空间,已有1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成为时尚青年观赏露天电影的一个据点,更有“赵氏工坊”“韵和书院”“粮仓咖啡”等网红商店点缀其间。从稻米粮仓,到精神粮仓,老建筑发出新光亮。
漕粮远输千里,粮仓是最终的目的地。在北京朝阳门内,向南北找寻,仍有禄米仓、东门仓等胡同的名字标示着过往。如今,在东四十条桥南,站在平安大街天桥上张望,现代高楼之间,还藏着一座明清古老粮仓。
近年来,这座被冷落已久的“皇家粮仓”,忽然成为北京文艺生活的富集地带。美食休闲云集,演出展览不断,茶室画廊棋布,人气逐年飙升。从外面看,它坐落在高楼之下,貌不惊人,走进才知道仓廒空间巨大。坚挺的圆木为柱梁,以厚重的城砖砌墙,底铺防潮木板,顶开通气天窗,干燥而舒适。在这600多年的建筑空间里,一部昆曲《牡丹亭》已上演数百场,场场爆满,长演不衰。
文化算的是大账,如果在一地一事上急功近利,从长远看可能会因小失大。杭印路49号本是即将被推倒的旧工厂,没有交给商业,而是交给了创业者,化身LOFT49,成了杭州文创产业的风向标。
皇木厂、宝通银号、潞河驿黄亭子……通州,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重镇,正在实施崭新的规划格局,以保护大运河为主线,修缮通州、张家湾、漷县三座古城历史风貌,构建“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大运河历史元素有机融入城市建设。
文化是活的,修复传承不是空有一个古街的样貌,也不是修建几座传统的房屋。老杭州的杭绣、机绣、烫葫芦回来了,轧染、古琴、小首饰制作回来了。随着工匠扎堆,拾百艺匠人社成立了。有了桥西历史街区的经验,一处处运河支线、老河道旁边的老旧区域一一盘活,修一片活一片,活一片火一片。
这或许是中国东部大地上最美的交通线。船行在杭州、扬州,杨柳夹岸,花枝傍船,野旷天低,鸥鸟翔集。古渡口、芦苇滩、旧纤道、荷花淀,千百年诗情画意又在眼前。
大运河是条安静的河,但她有力地推动着历史的传承、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变革。大运河所包容的人间况味,或许比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更为丰富和厚重。
版式设计:郭 祥 (本报记者 王汉超 郭舒然 申琳 王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