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白塔寺修缮发现一幅没被记录的彩画
明代彩绘龙长了个“猪鼻子”
“红墙映白塔”,因巍然屹立的白塔,妙应寺又被大家称作白塔寺。去年6月,白塔寺启动文物修缮工程并暂停开放,至今历时已近一年半。近日,记者探访了正在修缮中的白塔寺。
工作人员正在给七佛宝殿明间脊檩彩画拓“谱子”。
重要瓦件全部编号
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梁昊告诉记者,本次妙应寺的修缮工程主要集中在中路文物古建修缮和彩画保护上。2016年夏天,北京地区持续降雨,白塔寺“二殿”大觉宝殿、“三殿”七佛宝殿屋面、“四殿”具六神通殿都发生了渗漏,严重影响内檐彩画保护和展厅文物的安全。
在屋顶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屋面全部“重做”,每处建筑屋顶的上万片瓦片全部揭下来,再修整内部的木结构。梁昊回忆,当时在白塔寺最大的“三殿”七佛宝殿前坡上,整齐码放着从这座建筑屋顶拆下来的瓦片,“板瓦足有19800片,筒瓦3960块。”
在重要的瓦件,如正吻、小跑、陡板、砖雕等上面,工作人员都进行了编号。在铺瓦时,再按照编号的记录位置将这些重要瓦件安回去。除此之外,这座建筑还一共补配了新瓦8000余片。
挑檐檩裂痕修复完好
“您看,这根‘挑檐檩’,当时从头儿‘劈’到尾。”梁昊指着具六神通殿一根长近3米的檩说。
如今,这根“粗壮”的檩周身遍布修复完好的彩绘。很难想象,不久前,它曾遍布着“蜿蜒起伏”的裂痕,两边的檩头也已断裂糟朽。梁昊告诉记者,“当时,它的破损程度已经影响承重了,所以我们寻找相同的材料进行了替换。”眼前这根“挑檐檩”是修缮人员寻找同样材质、体量的落叶松替换而来的。
“其实,在修缮时,我们会尽力让保存着历史信息的木构件继续‘服役’。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视情况避免替换,将糟朽处‘挖’掉进行补配。”梁昊举了个例子,比如“三殿”里承重的柱子,虽然表面看上去十分完整,但里面已经糟朽透了。“这就相当于人得了‘心脏病’,随时存在‘不堪重负’的健康隐患。”
“越背阴,越靠近地面,糟朽越严重。”工作人员切掉了柱子糟朽部分,采用传统工艺“巴掌榫”的方式,将新材料与柱子完好的部分进行墩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摇篮之中。”梁昊说道。
发现脊檩明代彩画
在修缮过程中,不时会给工作人员们带来“惊喜”。在修缮“二殿”和“三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就在“明间”顶部的脊檩部位发现了此前不曾被记录的彩画。
明间是古建筑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明间脊檩的上面是整个古建筑的“至高”部分。当工作人员们打开“三殿”明间屋顶,意外地发现在脊檩表面,绘着一个半圆形彩画,其形制用行内话叫“反褡包袱”。
彩画绘的是一条龙,这条龙“猪鼻”、龙发上竖,旁边的旋花类似荷花。“这些特征与看上去‘清瘦’的清代彩画龙图案不同,是典型的明代彩画特征。”发现了脊檩内的彩画后,负责彩画的工作人员将它“拓”印了下来,做成了“谱子”。
“有点儿像绣花的‘花样子’,所谓的‘谱子’就是古建彩画的‘花样子’。”梁昊解释,制作“谱子”既是对建筑物本身特征的一种记录,也给以后的彩画修复留下了“模范”。
此外,修缮人员还在“四殿”檐角发现了40多年前上次大修时的痕迹。“檐角‘宝瓶’上有沥粉贴金的‘1979’字样,是当时的师傅们‘悄悄’留下的一点‘匠心’吧。” 北京晚报记者 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