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夏日,古音古韵悠然清凉
——全国各地3700多项活动同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的经典演出轮番上演,为火热的夏日送来一缕古音古韵的悠然清凉;6月7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北京国家图书馆,非遗影像展同期启动;6月8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的大幕在天津正式拉开,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悉数登台亮相,充分交流和展示近年来曲艺类非遗传承保护的成果。
6月9日,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民间艺人在为游人表演京西太平鼓。新华社发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据统计,在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有超过3700项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区市和相关单位的组织下同步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优秀成果和生动实践,更邀请公众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来,感受非遗带来的美好生活。
学古琴的人超20万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非遗”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词。厘清非遗的概念、明确它和生活的关系、深化保护的正确理念尤为重要。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图书馆组织制作的“非遗公开课”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通过文化大家的解读、点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和技艺展示,非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逐渐明朗——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在不断深入的非遗保护实践中,人们对非遗及其保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非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传承了民族文化根脉,更为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提供了文化认同感。同时,它又是鲜活的,它是文化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它既反映了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审美和知识,又在时代变迁和自身的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6月8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现场。卢旭摄/光明图片
十多年来,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195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当时中国有6亿人口,弹古琴的不到100位,古琴传承可以说是青黄不接。然而,自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短短十来年时间,现在中国学古琴的人超过20万,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个新的琴社出现。今年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的演出门票也是一售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