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曲高和寡、高高在上,朝着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真正走进普通公众,这是我们博物馆今后发展应当追求的目标。”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2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他是在“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览评审会暨学术活动中作上述表述的。9月29日开展的“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是中国西南地区首次举办的青铜文化主题联展。本次展览集结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八大博物馆202件(套)商周至西汉时期青铜重器。
据介绍,本次展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以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接待观众16万余人次。针对展览设计开发的79种文创产品也同期推出,截至目前,文创产品销售总额近15万元人民币。
安来顺谈到,本次展览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关注不同文化,这为今后博物馆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以往博物馆各自展示和讲述区域文化,本次展览却以《史记》相关记载为线索,串联起巴文化、蜀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百越文化等,让青铜文化真正进入公众视野。”
本次展览评审会暨学术活动期间,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带来讲座《云南青铜时代》,并着重介绍了牛虎铜案、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等馆藏青铜重器。
云南省博物馆有30余件(套)青铜文物亮相“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览。“有4件重量级的青铜器原本要带过来展出,但因拍摄《国家宝藏》第二季需要,所以很遗憾。”马文斗告诉中新网记者。
谈及博物馆未来的改革发展,他表示,博物馆在做好代际传承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文物,让文物主动走近民众。“云南省博物馆曾参加拍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电视节目《国宝档案》,这对我们馆的群众喜爱度和关注度有非常大提升。各种能向公众展现文物故事的方式,尤其是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我们都要尝试。”马文斗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吴伟峰表示,未来博物馆不仅要让文物主动走进公众,还可适当在馆内增加一些休闲元素,主动吸引观众。“我们定位博物馆为‘城市的会客厅’,提倡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提供综合性服务,类似书吧、咖啡厅等配套设施,我们认为是未来其中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