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展演

三年收集百幅抗美援朝手稿办展

2020-10-28 08:37:34 来源:辽宁日报

  来源:辽宁日报

  辽宁日报记者 贾知梅

  从2017年开始,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便着手筹办“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美术作品暨创作手稿展。三年来,作为志愿者的她与项目组一起潜心筹展,已收集百余幅名家手稿。

  对于办展初衷,满懿对记者说:“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画作特别多。通过这些艺术作品, 我们能看到老一辈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战争中牺牲烈士的缅怀。”她表示,争取今年把展览办起来。

  在满懿看来,展览中,手稿不是作为配角出现的,而是在整个展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在真实地回顾历史。“因为每一幅创作手稿,都是艺术家在完成作品前思想和灵感的凝结。”满懿说。三年前,她和项目组便将“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美术作品暨创作手稿展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展览中不单单是展出绘画及手稿作品,还将展示多媒体影像。多年来,满懿和项目组采访了多位志愿军老战士,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柳子谷、柳青、满健、吴云华、任梦璋、李武、王铁牛、王君瑞等辽宁艺术家创作出很多艺术精品。以军旅画家柳青创作的抗美援朝题材油画《三千里江山》为原型,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歌舞团曾创作了歌舞《三千里江山》。1996年,柳子谷、满健创作的27米《抗美援朝战争画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关注。

  满健在今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回忆了画作创作始末。

  1950年,满健是38军112师宣传队美术组的一名战士,跟随部队第一批入朝,在朝鲜战场参加了四次战役,立了三次战功,直到1953年才回国。

  回国后,满健就试图将自己过江以及在朝鲜的经历,特别是第二次战役中的经历创作出来。在构画草图的过程中,他想到中国画长卷形式。“因为运用长卷形式可以涵盖很多内容,可以随着人物走动,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变化,在画面里形成变焦,进行内容的转换。”他这样说。1956年,根据自己的预想与构思,满健花了数月时间画出长达15米的草图手卷——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还原战争的全景。

  满健说,怕自己的功底不够深厚,不能完美地展现作品,所以开始寻找合作人选。1956年年底,满健找到与徐悲鸿、张书旂并称为画坛“金陵三杰”之一的柳子谷。柳子谷仔细看了满健带来的草图以及从前线背回来的500多张战地照片等资料后,欣然同意作画。

  由满健用铅笔打出底稿,柳子谷倾注一年多的心血绘就,两人共同完成了这一史诗般的爱国主义军事题材长卷。最初,他们将长卷命名为《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歼敌图》,后经部队首长认定,更名为《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1959年,《抗美援朝战争画卷》在沈阳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由“夜穿大桥奔战场、雪地险道行军急、诱敌深入歼敌军、胜利旗帜迎风飘”四部分组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志愿军奋勇抗击敌人的全过程。这幅长卷中有人物近千个,自然景物种类达30多种。1985年,柳子谷和满健将珍藏26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捐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身为满健的女儿,满懿告诉记者:“辽宁那些著名作品的手稿,我们都收集到了。我们的展览将集中展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比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作品等。”

  “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美术作品暨创作手稿展将汇集辽宁十多位老中青著名艺术家的多件艺术作品,以及其创作过程中的珍贵手稿、创作草图等资料。

编辑:李学平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