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儿童电影超过60部,数量不少,但业内人士指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好看的国产儿童电影去哪了?
“六一”儿童节将至,带孩子看电影庆祝节日是不少家长选择之一。80后北京市民孙先生是一个5岁男孩的爸爸,他发现,“现在不论电视还是影院,除了熊出没、猪猪侠之类动画片,好像没有别的可给孩子看了。”
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儿童电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457.1亿元,儿童电影票房收入约83亿元。而从近几年暑期档和六一档看,几部国产动画系列电影《潜艇总动员》《赛尔号》《三只小猪》等轮番上映,却频频被诟病:内容幼稚、粗糙且同质化。不少观众表示无奈,为何适合孩子看的电影越来越少,好看的中国儿童电影都去哪了?
国产儿童电影“式微”
“我小时候每学期学校都组织看电影,像《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那是我们课外活动最快乐的时光。”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冯学东回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化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没落。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生产数量并不少,一直占国产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产国产儿童电影超过60部。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孟中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儿童电影是商业电影重要类型,业内称为“合家欢电影”。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20的电影中,比如《冰雪奇缘》《小黄人大眼萌》等不少都与儿童有关。而记者查看近期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排名前20的电影中,没有专门为儿童拍摄的电影。
就职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李女士表示,她只给6岁的孩子看迪士尼出品的儿童电影,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狮子王》等,“国产的《熊出没》《喜洋洋与大灰狼》还是不太放心给小孩子看。”
“中国儿童电影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没有高额投资,相关研发就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进入恶性循环。”孟中分析认为。
创作观念滞后于儿童成长
为什么近些年国产儿童电影佳作缺乏?孟中认为,除了“不赚钱”,还存在创作观念误区,“儿童电影概念还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电影,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电影,后者未必适合儿童观看。”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成票房黑马,不仅吸引大批“小观众”,也“圈粉”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国产动画走出“低幼怪圈”典范。
“儿童电影不能严格按儿童生理年龄区分。好的儿童电影是大人和小孩都爱看。”孟中指出,如今儿童获取信息渠道和成年人基本一样,青春期启蒙也越来越早。而国内创作者对此研究明显不足。
举办过多次青少年影像活动的冯学东发现,如果内容不够吸引,孩子们很难在电影院坚持坐一个半小时,“故事一定不能刻意说教,而要从孩子视角出发,寓教于乐。” 他指出,孩子们不在乎有无明星,只在乎内容。一味追求商业回报的电影,势必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和情商培养。
吃肉让人粗鲁,饮酒让人亢奋,食鱼让人安静。食鱼让人安静,气沉丹田。这种静,出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