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想做中国的“编剧姐妹花”

2018-09-13 15:27:57 北京晚报

  梁小凉:我从小就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小孩,大学报考的是北京广播学院,想学新闻,结果高考那年赶上非典,我以为高考会取消就没复习,结果考砸了,被调剂到计算机系。毕业后去美国待了一年,学画画。后来就退学回来了,去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后去北京台写法制栏目剧,那会儿我才知道自己能写。之后我在一家影视公司做文案,但朝九晚五枯燥的工作,让我实在待不下去。后来我爸那儿有个拍广告的机会,好几个人写,广告商就看上我的了,那是第二次命运召唤我,证明我可以干这一行。我就毅然决然辞职了,闭关开始写剧本,我们这个项目就从那时候开始。后来我妹介绍我跟老徐认识,我就一直给老徐写剧本,2016年写了电影版《同学两亿岁》的剧本。

  记者:身为“梁氏家族”的一员,你们自己是什么感受?

  梁小凉:上一辈的一些成绩和所谓光环,我感觉对我个人成长道路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我也曾经彷徨,迷茫,不知道自己这几十年该以什么职业为生。但就像我说的,兜兜转转,当我真的接触到剧作,接触到编剧这项工作,我感觉这就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就是那种多少次赌气说写完这稿我再也不写了,但还是会忍不住打开word的体验。慢慢的就会有一种“老梁家的接力棒不能丢”的小小使命感在内心滋生。我想,在天上的伯伯看到我俩从事这项工作,也会欣慰地笑吧。

  梁青儿:其实我小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叔(梁天)是谁,那会儿还觉得自己挺特殊的。后来去了美国之后,就没有这些光环了。我爸去世之后,我和我妈在美国有一段时间还是挺困难的。我就得发愤图强,自己努力了,没人帮我,渐渐地也就忘了自己还有过当名人后代的经历了。后来自己就开始写作,我是真心喜欢写作、画画。所以,我不觉得是因为家里有这个历史,我才去做这些,就算是脱离了家族的光环,我也会去写作。

  记者:两位的父辈都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你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要去延续它呢?

  梁小凉:我们当然特别希望去延续,尤其是她父亲(梁左),我们这辈子估计都无法赶上了,更甭说超越了,但是我们特别希望能从他那儿接过这支笔继续写。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北京的这种幽默,用当代大家能接受的方式传递下去,别让它断了。

  梁青儿:我13岁就去了美国,在美国上的高中和大学,就小时候看过《我爱我家》,对那种幽默感是熟悉的,但对具体的语言,还是稍微有点儿生疏,因为我一直都是英文写作。所以台词主要是靠梁小凉帮我润一润。

  记者:那随着时代发展,你们对喜剧的理解会跟上一辈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小凉:英雄不问出处,喜剧也不分高下,只要能让观众去笑,去释放,暂时忘了生活的烦恼,就是值得被肯定的作品。 J203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 末伏将至,秋天是不是不远了?

    随着立秋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已然过半,但天气的酷热却并未因立秋的来临有所缓解。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说书人转战网络能否重生?

  • 优势栏目

    张家第四代传人惊艳亮相

  • 优势栏目

    白居易:如何在逆境诗情画意地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