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头条

教辅材料分男女生版?因材施教不能搞性别歧视

2020-08-21 07:26: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熊丙奇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男生女生学数学》系列教辅材料,引发争议。8月19日晚,出版社针对此事发布声明称,该套书即日起终止出版,不再发行。

  据报道,系列教辅分为“蓝色版”和“红色版”,主要是基于出版社合作的各在线教育平台及学者研究反馈,针对男生、女生对各知识点的学习特点,做了差异化调整。显然,舆论的反应可能出乎出版社的意料,而出版社快速决定终止出版,应该意识到了这种探索背后存在的基本教育价值问题。

  毋庸置疑,我国社会舆论确实存在女生男生更适合哪一学科的争议,如女生更适合语文、外语,男生擅长数学等等。但是,这并无科学依据。一些研究的结果也似是而非,如女性在高端数学研究中处于劣势,从女性数学家数量看,研究结果是成立的,但是,真是女性就不适合做数学研究吗?造成这种结果是性别差异,还是社会的偏见呢?包括这一研究结果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暗示意味。一名女生数学成绩好,可父母、老师会劝她不要搞数学研究,而建议选与数学相关的经济、金融、会计等专业,这是社会原因导致的女性职业发展差异,而非个体性别因素。

  这也是《男生女生学数学》的问题所在。这强化了学科学习的性别差异,会误导学生产生刻板的性别认识,从而影响性别平等意识与学习态度。我国的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突出学科的性别差异,出版不同教辅读物,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属于性别歧视。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就是因这一问题而辞职,他在一个经济学家会议上表示,由于生物学方面的原因,男人比女人更适宜于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发展。这一言论被质疑崇尚男性至上,蔑视女性。

  当然,出版社会说,出版《男生女生学数学》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学习”,但显然,既做不到“精准”,也会引发误会。即便男女生学数学确实存在群体性差异,可具体到个体,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出男女生版的炒作、噱头意味更浓。

  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这要求设计个性化作业,而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根据性别不同,而是学生个体兴趣、能力差异。

  我国学生学数学存在的问题,是由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导致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一样难度的数学,而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不同,对数学的难易判断也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不同难度的数学。不从评价体系改革着手,而想在性别上做文章进行精准教育,只会增加焦虑。从这一角度说,出版社和在线教育平台,也是在以此做焦虑营销。

编辑:谷永光

图片新闻

职教

  • “金葵文化”涵养学子“向阳品格”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暑假期间,广西南宁上林县乔贤镇绿浪小学教室里回荡着清脆歌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圆梦使者”社会实践团队正在为山区留守儿童上音乐课。

  • “职招变了”传递积极信号

    就业前景好、学费低、升学途径多……这些正逐渐成为职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

评论

  • 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每年暑假,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

  • 体育若“卑微”何谈强健下一代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资讯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