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头条

高校美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

2020-09-09 08:49: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作者:杨立平(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段重要论述,为高校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开了视野。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提高站位、厘清思路、创新方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美育事业。

  美育重在立德。美育是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滋润人的心灵。美育是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是以美化人、净化心灵、培养健康人格的高尚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就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当将美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大思政体系中谋划设计,特别是要把美育的思政之魂立起来,防止把美育简单地归结为一些基础艺术教育,把美育狭隘地落在几节音乐、美术、影视鉴赏课程上,或者学点吹拉弹唱,懂点绘画、摄影等就满足了。我们必须树立以德育引领美育、以美育赋能德育的观念,让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中愈加富有内在美、心灵美。

  美育乐在激发。美育可以“以美益智”。美育同知识化为主的智育相比,有其独特属性,不拘泥于严格逻辑,不追求标准答案,它给人以最大想象空间,天马行空地把自己的理解感悟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以美益智”的过程,是身心快乐的过程,是美育“乐在激发”的作用,并具有不可替代性。“以美益智”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手眼脑协调并用能力。美育可以“以美悦心”。美育的多种表达中最直观的是艺术表达,人们在享受艺术之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心灵得到美化,激发人们用美的意境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强烈愿望,增强人们内在意愿和自信心,珍惜多姿多彩的人生。美育可以“以美启真”。中华民族讲究“真善美”相统一,通过美育教化,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意志美的传承,对自力更生、昂首奋进新时代自信美的坚守,对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的珍爱,对各行各业先进人物道德美的弘扬。

  美育贵在践行。开展美育要把大美之艺融入大美之心、落于大美之行。当前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比如有人衣着挺好,但举止不美;比如有人在虚拟场景上看起来美,现实生活场景中却不是很美……如此种种,让我们看到美育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言谈举止上。美育内化为心灵之美,也要外化为行为之美。曾有一部讲述用文化力量、美育魅力改造农民、农业、农村的电视剧:城里下派的村支书持之以恒带领一群看似土气的村民读书写字、作画吟诗,这些后来教育影响感化了村民,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思路,新农村蓝图在他们勤劳的手中化为最美丽的图景。书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生哲学、生活美学,村民们收获了幸福与快乐。一些发达省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美的思维影响农民、美的艺术装扮乡村、美的产品提升内涵,走上了农文艺旅融合致富之路。

  美育实在创新。就目前美育工作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短板,除理解上的误区外,还有课程滞后性、师资力量不足、资源配置薄弱、教育手法单调、考评体系固化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去推动高校美育工作。要开发多方面美育教育体系,除基本课程外,尤其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对美育提出的新挑战,关注网络文化对学生审美多角度影响,引导学生实现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有机切换,防止沉溺于虚拟社会难以自拔。要与时俱进完善美育考评机制,引领学生更多投身火热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能唯成绩论英雄,而是兼顾学生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危难关头的风采,让行为美成为当代大学生自觉追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大学生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勇敢担当,这是最好的美育效果展示。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9日 16版)

编辑:刘云

图片新闻

职教

  • 沪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明日开始报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0〕2号)等具体要求,2020年本市将组织开展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

  • 江苏今年普通高校高职录取工作今日开始

    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校高职(专科)注册入学录取工作将于9月7日开始,共有66所院校参加。注册入学计划与统一录取计划的性质完全相同,其招收的考生,除录取方式不同外,在校待遇、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毕业文凭等均与统一录取的考生相同。

评论

  • 孩子突然厌学 并非都是“适应不良”

    每到新学期,都会有一些孩子放慢了脚步,甚至“掉队”。突然厌学、不愿沟通、自说自话、烦闷不安……是什么让他们放慢脚步,封闭自我?该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之痛?为解答家长们关心的这些问题,近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和“广报求学”联合举行了名医大讲堂微课开学专场讲座,邀请著名孤独症诊疗专家邹小兵教授团队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李咏梅副主任医师来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 袁隆平为何呼吁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9月7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北京启动。活动期间,农业农村部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拼多多共同举办5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型直播活动。首场直播中,杂交水稻之父、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深情呼吁更多90后年轻人投身农业。袁隆平表示,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资讯

  • 高校美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 在新学期更加重视“体教融合”

    近日,中小学迎来开学季。新学期体育课该怎么上,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前不久,教育部就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出台刚性措施强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提案》做出答复,从保证锻炼时间、丰富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进行说明。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