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让南疆孩子梦想腾飞
31岁的艾尔艾力·皮热吾盾每天与奶牛和草料为伍,却不觉枯燥,干劲十足。两个儿子的梦想,可都在他这一双手和一身力气上。9岁的大儿子正上小学三年级,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
守望边陲的最美教育人
黄丽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深龙小学校长,2019年8月,她通过竞聘上岗,来到这所新创办的乡镇小学就任。在此之前,她在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小学当了3年校长。
中国教育报记者 欧媚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满堂灌”,到人人有问题,人人要发言的“满堂彩”,讲台上是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讲课、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师,讲台下是善于自主学习、想要成为课堂主人的学生,西藏林芝一中的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四个闪闪发光的字——教育援藏。
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西藏教育取得了用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性成就。仅“十三五”期间,教育部直属系统选派干部120多人次,选派援藏教师2400余人次,接收1300多名西藏教师赴内地培训,为西藏安排5万多名内地招生计划,支持西藏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帮助西藏教育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重大转变。
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
今年高考前夕,一场远程互动教学项目在北京和拉萨两地同时启动,北京市多所优质校的特级教师通过网络对高考冲刺阶段复习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为拉萨高三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作为“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行者,北京成立教育教学管理团队,一区对接一校,累计选派援藏教师四批215人次,覆盖各个学段共5所学校。广大援藏教师耕耘在拉萨教育教学一线,“一对一”“手把手”帮助当地教师提升理念、开拓视野,帮助拉萨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教学教研制度,指导拉萨市设立高中学科基地校,从根本上促进了拉萨市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着眼于推动拉萨教育现代化,如今北京深化援助模式,积极支持北京名校在拉萨办分校。目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拉萨附属中学已揭牌成立,为拉萨教育实现多语种、特色化办学提供支持。人大附中拉萨幸福学校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15年一体化办学模式将为拉萨学子带来高质量的教育。
北京、上海、广东等17个省份的援藏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为雪域高原播下了优质教育的种子。
在日喀则,上海援藏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进规范化的教研制度和师资培训课程,安排骨干教师和校长到上海中小学进行跟岗学习和挂职锻炼,为每位学员落实带教导师,进行全方位培养。
日喀则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起步晚、底子薄。上海援藏工作队将该校骨干教师派到上海优质职业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业培训和下企业实践,了解行业企业运作模式,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2019年共为该校培养了14名“双师型”教师,有效提升了当地职教师资水平。
在林芝,一批年轻好学、责任心强、有培养潜力的教师与广东援藏教育人才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共学共研共进步的结对关系,广东援藏教师带动当地教师积极构建智慧课堂、建立学习研究共同体,使林芝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实现了省级课题“零”的突破,教师队伍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推动西藏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西藏高等教育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所高校勇挑重担,分别支援西藏7所高校,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领域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有效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从2016年起,西南交通大学先后选派32名优秀教授和副教授赴西藏大学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在帮助西藏大学组建工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新建了土木工程等6个工科专业,建设了6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计算机藏文信息技术获得西藏第一个博士点授权,为西藏工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连续16年援助西藏大学,帮助西藏大学系统建立生态学学科体系,指导西藏大学申报获批了该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援藏干部、武汉大学教授刘星作为负责人主持了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并获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武汉大学援助下,西藏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成功申报,形成了生态学专业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是制约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对口支援高校通过在职攻读学位、进修培养、挂职锻炼等方式为西藏培养师资,增强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武汉大学组织由院士领衔的资深教师团队和西藏大学青年教师联合科研,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做课题、如何联系内地高校,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近4年,武汉大学通过单独划线、降分录取等方式为西藏大学教师提升学历创造更多机会,共招收4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12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
2016年以来,中山大学招收西藏民族大学定向培养研究生6人,同时接收52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到中山大学挂职、访学、参加课程进修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接收6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到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进修,制定专门培训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近3年先后有8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西藏农牧学院工作,提升了受援学校的师资水平。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使命。为了提升西藏人才培养质量,多所援藏高校和受援高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与交流。
从2012年起,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启动了“1+2+1”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西藏大学工学院学生第一、第四年在西藏大学就读,第二、第三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就读。截至目前,共培养9个整建制班270多名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为加大藏区医学人才培养,武汉大学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开展医学生“4+1”联合培养,目前已经接受西藏大学医学院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到武汉大学第一、第二临床学院进行临床实习;中山大学接受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13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到附属医院进行全程培养,助力解决藏区医学人才缺乏问题。
发挥优势助力西藏办出优质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西藏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拿到了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同步练习册,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完成的适合藏族中小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
“十三五”期间,根据教育部援藏工作整体部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切实履行教育对口支援西藏任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级教育智库的科研优势,对口支援西藏教育科学研究院,定期向西藏教科院捐赠教育书刊,指导西藏教科院成功申报国家课题。针对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多次选派专家赴西藏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中国教科院每年还为西藏教科院培养一名访问学者,支持西藏科研队伍建设。
2017—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五省区藏族教育协作领导小组合作,共同举办了“首届藏族五省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教学大赛”,帮助提升当地汉语教师教学水平。2019年人教社在拉萨举办义务教育英语骨干培训班,培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130余人、初中英语教师110余人。
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口支持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帮助藏职院搭建专属的在线教育云平台,免费接入国家资源库,赠送多门职业教育数字课程,极大地推动了藏职院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
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是语文出版社对口支援西藏的重点工作。语文出版社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编写出版了《幼儿普通话365句》,录制示范音频,并提供手机APP、电子绘本等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这是国内首部帮助贫困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入门图书和权威学习资源。
31岁的艾尔艾力·皮热吾盾每天与奶牛和草料为伍,却不觉枯燥,干劲十足。两个儿子的梦想,可都在他这一双手和一身力气上。9岁的大儿子正上小学三年级,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黄丽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深龙小学校长,2019年8月,她通过竞聘上岗,来到这所新创办的乡镇小学就任。在此之前,她在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小学当了3年校长。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培训机构开设了少儿拉丁舞培训班、少儿蹦床班等,一些家长趋之若鹜,练习者低龄化趋势明显。
日前,国家网信办在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中点名批评了微博、豆瓣网等平台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召开教育质量监测反馈会议,首次发布区域教育发展的结构型质量评价结果,以此反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状态,引导各地端正教育质量观。
9月24日是河南中原工学院开学的日子,18岁的大一新生郭家宝上午参加完学校的开学典礼后,便匆匆回到寝室照顾卧床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