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下气力发展坐落于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学校,精准施策
42所“小学校”变了大样
特约通讯员 李波 逄仁霞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财政拨付资金到位,徐信雪的妈妈脸上绽开了笑颜,幸福溢于言表。“现在不用为孩子读书犯愁了,国家的救助政策很周全,政府不但给孩子免除了学杂费,每年还发放125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和3000元交通生活补助,真是温暖了我们家长的心……”
徐信雪家住莒县峤山镇北涧村,村子地处深山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当地村民普遍存在经济拮据的情况。徐信雪原来上学的教室,是几间用石头建造的房子,教学条件简陋。后来,当北涧村被确定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后,学校整体合并到了峤山镇中心初中,学校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每周都有校车接送,徐信雪很高兴。
在日照,像峤山镇中心初级中学这样地处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的中小学有42所,覆盖了像北涧村这样的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131个。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日照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当地以这些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小学校”为重点,落实教育精准扶贫。
2016年以来,日照市通过实施扶贫重点乡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工程,使42所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旧貌换新颜。据统计,现已完成改造贫困乡镇学校校舍项目112个,新增校舍面积32.63万平方米,完成改造运动场地项目38个,累计完成投资5.52亿元。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住宿等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徐信雪所在的学校经过建设改造后,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塑胶操场、学生餐厅等地全部焕然一新。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创客教室、“留守儿童关爱室”等功能室也陆续在42所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建成。走进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中心小学,现代化的教学楼,平整宽阔的操场,功能性的教室一应俱全,课后许多高年级的孩子涌向了创客教室。
“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比城区学校差,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创客教室。”三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范鹏说。在他看来,创客教室更像是一个联通未来世界的密室,孩子们在密室里尽情地探索,触摸高科技发展的脉搏,透过这间教室,孩子们看到了大山外不一样的精彩。
有了和城区学校一样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便成了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为农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日照下气力破解的关键难题。
最近,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迎来了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启动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今年暑假,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农村女孩时晓悦,凭借扎实的专业学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顺利通过择岗考试,成为了日照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所在学校——日照市陈疃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在编数学教师。
这个戴着眼镜、梳着齐腰发辫、穿着朴实的女孩,表面看来安静而腼腆,可一上了讲台,流畅的普通话、敏锐的思维和灵活的互动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她说自己将用多年所学和感恩之心,服务好这所乡村小学。
自2016年启动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以来,像时晓悦这样的公费师范生,日照市已有518名,全部补充到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同时,当地注重加强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确定了38所城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
在莒县,由城区优质学校作为“首席学校”牵头组织的11个教研协作区,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协作区一体化教研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了省、市扶贫重点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奏响了一首城乡教研的“协奏曲”,为城乡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均衡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五莲县通过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党员名师送课下乡、“影子教师”跟岗培训、同课异构、校园文化共建等形式,辐射、示范、带动省、市扶贫重点村学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日照市更是借助网络平台,开通云课堂,让省、市扶贫重点村学校的学生与城里学校学生“同上一堂课”,推进了优秀师资共享和教育资源均衡,走“活”了城乡教育发展一盘棋。
自2016年以来,日照市累计投资1559.7万元,为省、市扶贫重点村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25处,新增学位2280个。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日照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省、市扶贫重点村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资助率达100%。在这些村落,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