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瑰宝在职校“争奇斗艳”
学校不仅通过传统文化项目填补了职业学校人文素养培养薄弱的缺口,还让这些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助力中华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
去年近四十万残疾学生在普校学习
残疾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从2012年到2019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由19.98万人增加到39.43万人,增长97.3%。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叶子惠 通讯员 李星灼
这是他教师生涯中第二十五载。大石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袁方用四个“模范”赞颂他——善于学习的模范、关爱学生的模范、团结合作的模范、不懈追求的模范。他,就是来自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的刘永志老师。
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所肩负的担子更重。“班主任应该就是班级的灵魂”,袁方表示,“灵魂作用体现在,他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同事合作的促进者,家校共育的联结者。” 而刘永志除了是广东省名班主任,还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多项荣誉。
刘永志老师辅导学生 图/受访者提供
将学生个人的成长镶嵌在集体之中
1995年7月,一位年轻人背着行囊从大学校园来到番禺大石这个城乡接合部,任教于大石中学。这位名叫刘永志的年轻老师负责为初中同学教授英语。他细细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每天晚上都花三四个小时备课,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与效率,很快,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智力因素。”刘永志表示,“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个人的想法、目标、与他人的关系等等,而单纯的学科教学显然无法涵盖这些因素。”随后,在2012年,刘永志的教育重心转向了班主任工作。
成为班主任后,刘永志将学生的个人成长镶嵌在集体建设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使个人与集体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例如,初一阶段,要组建一个班集体,使班级‘拧成一股绳’,积蓄强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刘永志对记者说,“初二,要发展一个班集体。此时要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方向前进,反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三,要完善一个班集体。利用前两年的沉淀,使学生在人生的转折点——中考面前,积蓄充足的动力,团结一致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跟着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刘永志说,凝聚班级的最好方式就是“身教”。他的同事,广州市名班主任苏雪芬老师赞扬道:“在育人的艺术方面,他更倾向于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感化学生。”
“引导”是刘永志挂在嘴边的词。他很少批评学生,而是就某一问题与学生开展研讨,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洞悉其本质。例如,在解决玩手机这个问题时,刘永志没有“一刀切”地禁止学生使用,而是带领学生探讨手机的起源、功能、作用等问题,帮助学生认清手机的利弊,并更有效地使用。此外,他还结合家长的力量,引导亲子制定手机协议。“其实在和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刘永志表示,“我始终跟着学生一起走,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如今的学校,不仅背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还承接了部分家庭教育的工作,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就是完善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刘永志创造了“体悟式”班会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交互共生”的环境下促进班级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师生共同生长,在共生过程中涵养品德。
构建班主任成长的共同体
“模范两个字,对刘永志老师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校长袁方表示,面对同事,刘永志毫不藏私,通过工作研究会、群聊信息、现场交流等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他的带动下,工作室的老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入钻研班主任工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刘永志希望以团队的方式,构建班主任成长的共同体,成就更多优秀的班主任。他提出了“一校一工作坊,一坊一特色”, “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坊深入研究学科特点,研究学生特点,关注自己、关注学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刘永志表示。
校长袁方对此表示高度认可:“我们鼓励工作坊的形式常态化,使其不仅是‘培训的讲台’‘分享的平台’,还是‘成长的舞台’。”
学校不仅通过传统文化项目填补了职业学校人文素养培养薄弱的缺口,还让这些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助力中华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残疾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从2012年到2019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由19.98万人增加到39.43万人,增长97.3%。
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需要建立诸多长效管理机制,要将监管覆盖至每个环节,杜绝任何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底线更不容突破。
经医院诊断,我丈夫万某系重度中暑并有中暑后遗症。根据气象资料显示,事发当天中午,监测气温超过了高温标准。我认为万某是在工作期间中暑的,要求宾馆支付住院费,并给予申报工伤。
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湖南省开幕式在长沙学院举行。
设岗学校主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受聘对象的年度和聘期的工作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继续聘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