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校园

体育本身即是人格教育

2020-10-23 09:39: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引进“零点体育课” 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体育本身即是人格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质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前途。目前,体育教育仍存在短板,“体教合一”目标急需加快步伐。

  2017年,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就提出“体育+教育”理念,把体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将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前提,引进“零点体育课”。通过课前一小时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实现体育运动趣味性、参与性和锻炼性。

  我认为,体育本身即是人格教育,体育可以养德、益智、勤劳、尚美,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所作为。

  

  

  

  重学业轻体育

  每天1小时体育课被挤压

  目前,青少年体质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等问题依然严重。除了上述普遍情况外,中小学生还存在睡眠不足、情绪波动较大、运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下降等情况。体育似乎成了当前教育的"掣肘之痛",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体教合一”目标急需加快步伐。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校体育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体育场地和器材短缺以及经费不足;家校双方对体育运动尚有安全方面的顾虑(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不敢让学生参加)等;二是学校、社会、家庭对体质健康缺乏认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及社会体育运动场所不足等导致学生运动量不够、体力不足,因而造成体质下降;三是学校体育教育不能按照国家标准严格实施,学生正常的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

  目前,不少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学业、轻视或者忽视体育的现象,学校体育课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标准。

  体育应被列入主课

  提升中高考体育比分

  有了健康强壮的身体,才有能力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的本质回归。

  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还是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把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青少年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并作为中长期发展计划推进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督导评价标准中应把体育成果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在学校落地层面推行“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建议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比赛、趣味体育锻炼等多种形式,结合“体育特色项目”、课后一小时,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仅仅从学校抓还不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将体育锻炼落到实处。因此,建议形成集学校体育课、学生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业余训练相互协调、有机结合的体育教育训练体系。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教育依然需要加大课时,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增加专业师资、增加投入,专业化、课程化,让体育锻炼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必不可少的习惯。此外,还应把早操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对课间操进行改革,在保留一套国家统编操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学校特点的队列操、素质操、武术操。

  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体系到家庭教育,都要认识到体育不是教育中的副课,应成为主课。学校体育教育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但考核标准可拓宽,提供多元化菜单式选择。同时,拓宽中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将体育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是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并增加体育中高考项目和分值。

  引进“零点体育课”

  让孩子们爱上运动

  三年前的冬天,我在连续一周巡视班级时发现,几乎每个班每天都会有孩子缺课,记录本上差不多是相同的原因——感冒。

  一个疑问悬在心头:“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为何变得这么差?”回忆在我任职班主任时,一直坚持和学生们一起跑步,那时孩子们极少生病。而如今,有的孩子要么瘦如豆芽,要么胖如小熊,各种疾病自然找上门来。

  所以,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核心素养、“五育”并举中,体育是前提。

  怎么才能引导孩子们强身健体,用体育锤炼品质实现育人目标?经过学校详尽地科研准备和研讨,“零点体育课”于2017年5月在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落地。

  “零点体育课”以趣味性、参与性和锻炼性为主,体育老师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选择喜欢的运动类型。除足球、篮球、软式排球、绳梯、健美操、武术等已开展的体育项目外,小学体育组共23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项适合学生运动发展的内容,并与中国传统游戏相结合,例如跳房子、抖空竹、蹴鞠、竹竿舞等,将体测任务和传统游戏等内容拓展到一小时零点体育课中。

  恰恰是这样一种宽容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们开始喜欢体育课,进而形成了影响这些孩子一生的生活习惯。

  借助外部资源力量

  实现体育课程多样化

  除了身体素质增强以外,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学生们的运动兴趣渐浓,有了坚持运动的自觉性,他们甚至会自主安排饮食。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致表示,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有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运动中彼此帮助,互相关心,更加团结了。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包括马术、跆拳道、健美操等在内的十余个体育社团,对于具有良好竞技潜力与天赋的学生,学校支持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进行专业化、竞技化训练。

  学校体育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业已形成,走进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欢动的绿茵场上,经开学子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笑声爽朗,舒展生命,幸福成长,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文/王教凯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供图/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编辑:韩瑞敏

图片新闻

职教

  • 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达27家

    10月16日,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培训品牌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

  • 武汉高校新开设了这些专业

    随着武汉高校的陆续开学,记者从各个高校了解到,2020年武汉高校开设了不少新专业,新专业的开设是为适应时代进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评论

资讯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