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发布 宁夏中职学校就业率连续4年超过96%
自治区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显示,全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6%以上,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对口就业率为93.77%。
-
确定具体目标推动产教融合 宁夏为职业教育发展划重点
4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于5月8日起实施。
博物馆里的古籍修复师们
博物馆里展览的破损古籍
龙泉山,洛带古镇,青山环绕。
4月13日上午10点,洛带古镇街头清冽之气尚存,雨水沿屋顶飞檐翘角而下,打在行人伞上发出滴答的闷响。由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创建的洛带·艺匠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坐落于此。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专业展示纸质文献修复技艺的博物馆。
在这座三层小楼里,古籍经过修复师们的“鬼斧神工”,可以穿越时空隧道“返老还童”。
博物馆有30余位古籍文献修复师,平均年龄只有36岁。13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些年轻的古籍修复师,看他们如何通过双手,“唤醒”那些垂垂老矣的古籍。
34岁“老师傅”
学徒时期很难熬,月薪仅千来元
“这是值得我付出一生的职业”
上午9点,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师们就已抵达岗位,大家都安安静静有节奏地各自忙碌着,有一种独属于这里的劳动的韵律——修复师之间几无对话,面前是呈扇形排开的工具:镊子、挑针、竹启子、剪刀、毛笔等。藉由这些工具,修复师们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籍得以重现生机。
34岁的施英涛是这里的字画修复师,他是在26岁那年进来的。在这里,每个初来的人都要熬过9个月的学徒期,跟着老师傅打打下手,手把手学艺。每天,他帮师傅擦桌子,干些杂活儿,师傅开始工作了,自己则在一旁学补洞,调浆糊,学托表……
施英涛是一个瘦高结实的小伙儿,8年前,中心招古籍修复师,他在人才市场看到了,“觉得新鲜好奇就进来了”。在这之前,他换过七八种职业,做得最久的是影楼摄影师。
他坦言,这是一种绝对的转变。施英涛大学专业是电子商务,此前从未想过和文字工作沾边。谈及自己的性格,他腼腆一笑,耳根子一红,从牙缝中挤出“那是相当跳脱”六个字,说完又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他并不认为学历、专业是从事古籍修复的障碍。他告诉记者,中心30余位古籍修复师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来这里之前,他们有的是高学历公务员,有的是出租车司机,还有放弃高收入的汽车销售经理。”但不管是谁,活儿,都得严谨踏实地干。
大多数人都提及,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活儿。施英涛刚来的9个月,坐在板凳上,反复补了几个月的洞,调了几个月的浆糊,练了几个月的基本功。“古籍都十分珍贵,学徒的这几个月,碰不到古籍。”
这是一个清苦的活儿,从学徒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施英涛月收入都只有一千来元。
这也是一个费神的活儿。8年里,施英涛从最开始的古籍修复转为字画修复,两者都有20多道工序。古籍修复几乎全程需要坐着干,字画则需站着,时间少则月余,长达几年,“久而久之,颈椎、腰部都不太好使了。”
这还是一个要沉下心来的活儿。施英涛告诉记者,古籍修复师是一个冷门职业,技术性强,入门也较难。“必须全神贯注地揣摩古籍的特性,连纸张的厚度、PH值都得一一测验,和字画古籍对话,没有容错率。”在这里,上班时间不允许大家交流工作以外的话题,对于性格“相当跳脱”的施英涛来说,“刚开始非常难熬,后来习惯了也就做下来了”。
8年时间,虽然修复了无数古籍字画,但经手的作品,施英涛总是熟悉的。看着一件残破的古籍被修好,他的内心总是被成就感充满。多少钱成交,他不在意,但东西能被骄傲地交出去,能让几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从碎纸片中还原并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让他开心的。
在数次更换的工作里,这是施英涛待得最久、也最开心的岗位。“在这个地方,大家都没什么计较。这也是值得我付出一生的职业。”他告诉记者。
自治区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显示,全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6%以上,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对口就业率为93.77%。
4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于5月8日起实施。
接到徐工集团人事部的电话录取通知,江苏大学机械学院2020届毕业生梁瑾松了一口气。梁瑾应聘的是该公司的计划调度岗位。“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聘岗位偏管理一些,但同时也能够用到专业知识,对于女生来说非常合适。”梁瑾对这个岗位十分满意。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今年宁夏共有37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毕业生还在观望阶段,没有投递简历。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大山里,有一个偏僻的村子——落松地村。这里曾经是“麻风村”,没有名字,外人避而远之。直到农加贵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他给村子带来名字,也见证了这里的蜕变。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袁婧怡至今仍每天紧盯疫情进展。“我曾是一名青年防疫志愿者,如果有需要,我还愿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