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启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产教融合为原则,以“四计划、一工程”为抓手,力争经过3年努力,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链条,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互动、高质量发展。
-
就业教学无缝对接
8月2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电工高级工一体化教学课上,教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机床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技能训练。据悉,该院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教学,校企共育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凭高技能、真本事就业。
原标题:甘肃高校师生访贫困民族山区 觅“语言扶贫”新路径
中新网兰州8月2日电 (高明哲)“两个人在相邻的山头喊话,要见面握手却得走上两三个小时。”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有1750多道山梁和3000多条山沟,老乡们以此形容当地的“山大沟深”。
图为7月底,甘肃高校师生探访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开展“语言扶贫”调研活动。 高明哲 摄
由于条件恶劣,东乡县经济落后,是我国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该县山区的近万名贫困民众,其脱贫致富的出路就是易地搬迁。
东乡县官方此前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方面,已有诸多探索。然而,语言不通却成为深山居民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障碍。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日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组成“西北师大语言扶贫调查实践团”,先后走访该县实验小学,及临近学校的锁南镇城南社区移民安置区,开展语言扶贫调研活动,寻觅“语言扶贫”新路径。
图为甘肃高校师生与临夏州东乡县实验小学校长相互交流。 高明哲 摄
2018年,东乡县实行“出山入城”政策,在锁南镇城南社区新建移民花苑、金强、县城安置、幸福4个居民小区。小区内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零辍学”,但距离“上好学”还有差距。
为解决贫困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难题,2019年,兰州市西固区教育局依托兰炼一小总校成立帮扶团队,派遣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副校长唐致礼,前往东乡县实验小学担任校长。
自此,这个山区学校迎来新变化:学校每个楼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设计了“正心”“启真”“立德”“储善”的楼层文化;实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每个班级都提出了特色班级目标及口号;组织教师到兰炼一小总校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唐致礼感慨,东乡实验小学到西北师大仅70公里的路程,人们的教育观念却天差地别,“希望西北师大师生可以为东乡实验小学的教育事业指一指方向。”
唐致礼说,东乡现存大部分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县城南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易地搬迁居民和子女存在语言障碍,难以与外界交流,制约了家校共育、技术培训、致富信息推送等活动的开展,阻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马成鸣就“后脱贫时代西北典型地区语言扶贫”问题,指出锁南镇城南社区作为少数民族扶贫易地搬迁安置地区的典型性及学术价值,进而提出了以东乡实验小学学生的原生家庭为调查对象,研究国家通用语言的掌握与脱贫关系的设想。并与唐致礼达成合作意向,冀共同致力于贫困山区的教育扶贫。
行动计划以产教融合为原则,以“四计划、一工程”为抓手,力争经过3年努力,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链条,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互动、高质量发展。
8月2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电工高级工一体化教学课上,教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机床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技能训练。据悉,该院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教学,校企共育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凭高技能、真本事就业。
如今,不少高校都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这些导师不仅有“青椒”,还有长江学者、院士等“学术大咖”。
近日,一位考上清华的“学霸”小伙,在网络上走红。当我们讨论“考上清华、工地搬砖”时,关注点可以比感动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