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记】简约而不缺位
——雅加达亚运会的初印象
8月14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我和同行乘坐的航班终于降落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夜幕笼罩下,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亚运会带给这座城市的印迹,而机场外的班车仅供官方人员乘坐,使得组委会给我留下了能省则省的第一印象。
来雅加达之前,我听到的最多信息就是雅加达办赛有点不充分,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临近出发前,我们才被告知组委会没有将采访证邮寄给中国奥委会。记者只能拿着邀请函和名册入境。此外,龙目岛地震就像是一朵乌云,增添了记者心中的忧虑。
这种情况也曾出现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媒体记者对东道主的办赛能力提出了诸多质疑。然而等到闭幕之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却用“标志性”对组委会的办赛予以肯定。雅加达亚运会是否会重复这样的套路?我心里不免有些疑问。
这两天,我奔走在主新闻中心和亚运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赛事组委会的组织工作虽然有些简约,却在关键环节没有缺位。
8月15日,我来到主新闻中心领取采访证件。以我有限的采访经验来说,再简陋也总得有比较正式的简易房供记者领取采访证。而雅加达亚运会只有两顶帐篷,外面写着“Media Accreditation”,这就是媒体认证中心了。设施有些简约,好在工作人员服务很热情,不到5分钟,我就拿到了采访证。
这样的例子很多。到今天为止,本届亚运会组委会并没有给记者配发媒体手册。媒体手册对于体育记者来说十分重要,里面不仅有赛程安排,还有媒体班车时间表,堪称体育记者采访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必备的“红宝书”。这一次,媒体手册估计是要免了。
不过,组委会给出了替代方案。今天在主新闻中心的咨询台,我看到了一摞摞打印出来的资料,仔细一看,其中大多数是媒体班车信息表。按照场馆和日期,每天的班车信息一目了然。虽然记者不得不整理一沓厚厚的打印材料,有些臃肿且容易丢失,但聊胜于无,组委会在这方面的工作也算没有缺位。
场馆设施方面,赛事组委会也是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早在1962年,那届雅加达亚运会的主场馆群就是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这片场馆群有多名记者乘坐媒体班车,但对志愿者说“MPC(主新闻中心)”,他们往往不明其意。如果换成另一个词——“GBK(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的缩写,主新闻中心就设在这里)”,对方立马就能告诉你如何乘车。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发展到今天,各国之所以申办热情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赛事规模庞大,办赛成本过高,而赛后利用又难上加难。对此,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并配以大量的临建设施,就成了赛事承办方降低办赛成本的通用做法,雅加达亚运会也概莫能外。
当我们习惯了国内周到的办赛模式,来印尼采访亚运会还真有些不习惯。对于雅加达亚运会组委会简约的办赛风格,记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适应。而对于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北京和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杭州,赛事筹备委员会需要学习这种简约的办赛风格,并在简约与周到之间寻求平衡。
既能降低办赛成本又能保证赛事有序运转,何乐而不为?
(本报雅加达8月16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特派记者 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