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奥项目打开了一扇扇窗,从中透射出独特的多元亚洲之美、人文体育之光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中,56岁的朱爱萍是最年长的运动员。打了30多年桥牌,她此前从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站上亚运会的舞台。桥牌首次跻身亚运大家庭,让这个非奥项目获得了走进大众视野的良机。
众多非奥项目,构成亚运会的“个性化”标签。卡巴迪、藤球……这些独具特色的项目,展示的不仅是竞技比拼,更是植根于亚洲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
从上届亚运会开始,非奥项目经过“瘦身”后只剩8个。随着空手道、棒垒球进入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的非奥项目进行了“换血”,近一半是“新面孔”。和桥牌一样,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滑翔伞、摩托艇也是首次设项。武道大项中,除了武术外,还有柔术、库拉什、班卡苏拉和桑搏。
不在奥运会序列,从体育资源配置到外界关注程度,确实给非奥项目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但它们的存在,保存着亚运会独有的“地域符号”,以体育为纽带,开启了各国文化交融的另一条路径。非奥项目注重参与、快乐与分享。这些运动,铺展开亚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万千气象,诠释着更为丰富的体育精神。
亚运会历经67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相比于奖牌榜的座次,如今人们更看重亚运会与生活的关联。非奥项目大多源自传统体育活动,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参加亚运会级别的比赛,很多人都是业余选手。这种扎根民间的发展模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打破单纯竞技门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将为亚运会保持生命力培育出丰沃的土壤。
朱爱萍的亚运会之行刚刚开始,“争取为祖国拿一枚金牌”自然是一个目标,但她更盼望着借此契机,让更多人感受桥牌运动的魅力。亚运会舞台,价值不止于竞技普及和项目发展,非奥项目打开了一扇扇窗,从中透射出独特的多元亚洲之美、人文体育之光。郑 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