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1时至13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69.2毫米,城区平均92.8毫米,城区最大出现在海淀香山153.0毫米,全市最大出现在昌平沙河水库156.6毫米。”
在经历了近两天的议论、期待甚至“失望”后,昨天傍晚,随着豆大的雨点在北京各区落下,说好的大雨,终于还是来了。
今天一早,北京市气象台官方微博就发布了本轮降雨的相关数据。看起来,虽然姗姗来迟,但北京确实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
8月11日,“京津冀将迎来今年入汛后最大降雨”击败诸多明星八卦、电视剧剧情、综艺排位,成了最热的话题。
“12日零时起,北京市山区景区全部关闭。”“倡议各单位弹性工作、居家办公。”“12日,北京市属11家公园临时闭园”……
一个接一个的通知,一项接一项的预防措施,为“最大降雨”的到来扎扎实实做了铺垫。
一场事先张扬的大雨,让全市人民翘首等待,也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天一下子变得有意思起来。
事实上,北京气象部门对降雨铺天盖地的类似预报,这早不是第一次,甚至曾因“雷声大雨点小”被嘲笑为“天气乱报”。不过,“群嘲”丝毫不会影响气象局下一次郑重预警的勇气,相关防汛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也一次次按照预警,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看似夸张的操作,背后是生命换来的教训。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此前61年来最强暴雨。虽然气象部门先后发布了6次预警,但那场暴雨依然使整个北京城陷入瘫痪,造成超过百亿元的巨大损失,并夺走了至少79人的生命。
城市暴雨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北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对“7·21”北京特大暴雨的反思中,大城市防灾减灾的脆弱性和各部门应急能力的缺陷,成为被频繁提及的问题。前者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需要花费长时间调整和根治,后者则是只要足够重视、有足够多的预案和相关演练,就可以快速提升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7·21”发生8年后,北京市民总觉得会在夏天收到“假预警”,只要有极端天气出现的迹象,哪怕概率再低,也要把事先的预防措施做到极致。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图源互联网)
11日傍晚回家路上,龚先生看到消防队员在给冲锋舟打气。可以想象,当广大吃瓜群众带着好玩的心态等一场大雨时,防汛、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更在时刻待命——一旦出现险情,立即行动。
险情并不总是出现,那些充好气的冲锋舟可能不会派上用场。
对普通人来说,一次次不奏效的预警天,可能会影响上下班交通工具的选择,让约好的聚餐推迟;可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一旦有一次对极端天气预备不足,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是所有应急工作都该有的原则和态度。
前不久,淮河流域遭遇53年来最大洪水,王家坝开闸泄洪。过去,每每泄洪,生活在储洪区的人们就要经历一次痛苦的紧急疏散和灾后重建。但随着相关预案、善后措施完善,紧急疏散变成了有序撤离,重建也有了资金政策保障,被动的抵御洪水也正在变成主动应对洪水。
今天凌晨,北京市相继解除了暴雨橙色预警等预警信号。这意味着,这场事先“张扬”的大雨正在迅速减弱,也意味着北京全市15万备勤抗汛人员可以放心休整了。
而龚先生觉得,下一次,类似的花式预报还可能会出现。
因为未雨绸缪,总好过事到临头而手忙脚乱。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一根弦儿,“7·21”之类的悲剧,才不会重现。
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能不能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是一个有效的判定标准。
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也是一样。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