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71岁的父亲闹着要学车考驾照——几天前,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为更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将自2020年11月20日起,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 70 周岁的年龄上限。
父亲的这个要求虽然突兀,也并非不能理解。父亲那一辈人中,很多人年轻时有开车梦,可当时没几家买得起私家车。现在生活好了,可以买车了,可人也老了。我担心,驾驶中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集中精力,面对复杂路况还要及时精准应变,70多岁的老爸能行吗?
“新闻里说了,针对申领驾照的70岁以上老人,相关部门会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而且每年会进行一次体检。”父亲自信满满。
申领驾照年龄限制上的宽松,确实为少部分人群的真实需求提供了便利,这是老龄化社会的应然趋势,也是社会治理的人性化之举。想来,政策出台后,各方还要付出不小的实施成本。比如驾校,就需要针对老年人学车考试制定特殊的政策。
在这方面,一些国家已经做了不少尝试。比如,日本近年来就开始计划为老年司机颁发特别驾照,并限制老年司机只能购买驾驶配备有AEB主动式紧急刹车系统、防刹车错踩系统以及其它主动安全科技的车型。同时,试点针对老年司机的车型更换特殊识别的车牌,让路上其它司机对老年驾驶车辆保持足够警惕。欧美国家的一些地区,则通过为高龄驾驶员设计差异化的汽车保险费,来提示驾驶风险、提高保险系数。
不少老年人去学车,社交作用大于掌握技能本身,老人更看重的是学车的过程——锻炼大脑和身体,充实晚年生活,体现个人价值等。
在诸多领域,类似的为满足小部分群体需求而做出的改变,正在发生——办事服务机构大厅常备老花镜、速效救心丸;商场里设有母婴室;公共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交通枢纽安装AED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允许视力残疾人按规定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它们可能与正值壮年、身体健康的你无关,但它们可能与你的家人有关。
它们可能与今天的你无关,但它们可能会与未来的某一天的你有关……
顺应需求、体恤人心,当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都能被公共生活所惦念、所顾及、所关怀,其中个体无疑将收获更大的幸福感。
这些改变也许有着较大的执行成本,也许会耗费较多的公共资源,也许只是为了应对小概率事件,但相应形成的制度、体系、共识,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一种以人为本的导向。从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治理的温度,窥见文明的底色。
20多天后,这条新规如何落地执行,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还是为“70后”的父辈们高兴——至少,它让老人晚年生活在跳广场舞、带孙子、刷小视频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
为特殊人群推开一扇温暖之门,这,事关你我很多人的幸福。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