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唐宫夜宴》“出圈”:历史如何滋养今天的我们?

来源:中工网
2021-02-15 16:19

  龚先生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这个春节,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了,5分多钟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中穿插了AR技术虚拟的水墨画、以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国宝,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

  在微博上,“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话题阅读量破亿,还连着上了好几天的热搜。为了回应网友的期待,这场春晚于大年初三夜进行了重播。

  让人意外的是,促使这个节目火爆“出圈”的并非拥趸传统文化的年长者,而是来自新生代网民自发的转发、安利。

  网友感叹:“这是一个能够让人一秒就穿越回大唐的舞蹈。”

  “这段舞蹈真是太好看了,让国宝活起来的感觉。”

  ……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甚至每个年龄层群体,“想象共同体”的形成都离不开文化的基因。随着经济增长,文化进步,以及新生代成长为社会主流消费群体,文化审美在悄然发生变化。

  正当我们以为这一代年轻人在文化上喜欢“二次元”“流量明星”“戏说恶搞”“漫画体”的时候,新生代网民给我们安利了《唐宫夜宴》《典籍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传统文化节目火爆“出圈”让我们看到,文化传承没有“次元壁”。共同的文化基因将我们——无论年长者还是年轻人,联结在一起。因审美的共鸣,在会心一笑中,我们的精神世界共同奔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历史和传统如何滋养今天的我们?

  答案可能有多种,不过,其中的一些误读导致对历史文化的开掘与继承出现某些荒诞现象。比如,一拥而上、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塾、读经班;胡编乱造的“历史剧”;还有B站上不少UP主贴出恶搞“伪传统”视频……

  凡此种种,非但不能满足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审美的井喷需求,反而在今天这个时代,让文化失色,让历史蒙尘。

  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输出给新生代,注定会“水土不服”。对历史的追寻,需要对传统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新时代的植株上,让传统文化进入新时代的血脉。

  正如历史学家提倡的那样,我们需要的是“发明传统”。《唐宫夜宴》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植根于盛唐文化、顶级国宝,再加上AR虚拟技术创新、幽默诙谐的创作手法,让人对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绚丽多彩的人文与艺术瑰宝,大为赞叹。不少观众还去回看了河南春晚的整场晚会,又发现了太极表演《天地之中》以及《新春国乐畅想曲》和《白衣执甲》等节目,也是好看的“老曲新唱”。

  “发明传统”,历史才能走出故纸堆,成为新时代的“活文化”,甚至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人文伦常。

  在这个就地过年的春节,每个中国人心中依然涌动着戚戚于“故园何处”的浓浓乡愁,这是植根在今天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还乡”与“寻根”。回家过年敬老孝亲,虽然在今天要更换新的方式,但这一传统依然需要坚守。正如这个春节讲述“子欲养而亲不在”传统亲情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赢得不错口碑,无数人在电影院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们当然不可能像《唐宫夜宴》里的少女,穿越回穿着唐装的古风时代,我们也无法一味抱守《典籍里的中国》里的价值序列,但是,通过类似的节目,我们的精神可以抵达过往的岁月,可以与古人对话,从而更明晰地确认: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将往哪儿去。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我们相信,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和新形式的进程中,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辽阔的精神未来。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