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乐见“网红院士”被弹幕“包围”

来源:中工网
2021-12-16 11:24

  龚先生

  最大的细菌竟然在海底?

  海底火山爆发对我们有影响吗?

  如果地球表面70%是大陆?

  ……

  这些都是85岁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系列科普视频内容。

(“网红院士”汪品先  视频源自B站)

  从今年6月份开始,他在B站、抖音等多个短视频平台,更新与海洋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吸粉数百万。无论是南海演化过程,还是百慕大三角的传说,都被他以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解得妙趣横生。

  让汪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漂浮在视频上的“弹幕”——“大片大片的,像下雨一样,非常壮观”,他也因此被网友亲切称为“被弹幕包围的网红院士”。

(弹幕汹涌  截图自B站)

  汹涌的弹幕,显示了汪老科普视频的受欢迎程度。有网友看了教学视频后,留言与他探讨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在评论区认真记“笔记”;有同学在看完视频后开心地回复:“啊,今天又是和院士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一天!”

  大家把汪老的视频称作“大佬级的科普”。

  B站、弹幕,这些听起来都是和年轻人有关的事,当它们和85岁的院士结合在一起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二者并无任何违和感。这至少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年轻人需要科普大佬,而大佬们也需要走进年轻人。

  正如汪老所言,“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已变成大众的一种爱好”。这是让人欣慰的事情。不同的平台辐射不同的受众,这种差异性也很正常。

(科普漫画  图源 国家卫健委百家号)

  科学家走到一线做科普,满足公众的求知欲,是他们教学研究的一种延伸,不只有益于社会,对科学家本人也有助益。还是汪老说得好:“如果能够把研究的内容说得连一般人都能听懂,那说明自己懂得比较透彻。”“在讲台上讲课,台下坐着几十名同学,写一篇文章可能会被几百人看到,但是现在做一期视频,可以让上百万的网友学习到海洋知识。”

  别看汪老今天在网络世界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当初他其实是“被上网”和“被网红”的,其相关视频也是在同济大学和网站年轻人的帮助下,发布到网上的。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这世上许多美好事情的发生,都需要某种微妙的牵引。

  网络世界似乎天生就是年轻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永远只能置身网外。如果他们在年轻人的帮助和牵引下,走进网络世界,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或许也能让网络世界更加多姿、美好。一些科学家成为网红、顶流,亦能矫正某些跑偏的社会价值观,实在是时代的福音、社会的多赢。

  事实上,在今日网络世界,汪老并非孤例。

  比如72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从2018年开始,就和团队其他成员开始尝试通过短视频科普物理知识。短短3年时间,他们运营的抖音账号“不刷题”就积累了117万粉丝,获赞361万。合集更新了112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5462万。吴於人教授也成了无数粉丝熟悉的“科学姥姥”。

(“网红教授吴姥姥”吴於人  截图自快手)

  吴教授的短视频生动有趣,标志性的渔夫马甲就像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里面藏着各种小物件,并成为下一秒用来科普的实验工具。

  她的视频改变了物理在一般人印象中冷僻、艰涩的形象,让更多的网友关注并喜欢上物理。有粉丝说:“小时候学校这样教,我可能也是科学家了”。还有粉丝开始带着家里的孩子一起“上课”,跟着教授学科普。

  社会的每一种改变,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无论是被弹幕包围的网红院士,还是绝不刷题的“科学姥姥”,他们走出了象牙塔,越过了数字鸿沟,且在努力地弥合代际差异,做到了“缘起科学、情系科学、心系孩子”,其积极的辐射效应已然产生。

  ——这样的科普大佬、网红教授,请多来几打!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