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周杰伦丢了“一只猴”,看不懂数字藏品的世界,请谨慎入局

来源:中工网
2022-04-13 07:24

  龚先生

  近日,歌手周杰伦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的NFT数字藏品“无聊猿”被盗,按当前价格计算,该NFT价值超320万元人民币。一时间,这只“被偷走的猴子”引发热议,而更多网友想必跟龚先生一样,对于这只“被偷走的猴子”、对于什么是NFT,一头雾水。

  周杰伦这只“被偷走的猴子”,是某公司于2021年发行的一款卡通猿猴头像,因为每个头像都是编程方式随机生成并具有唯一编号,每位买家都能买到独一无二的卡通猿猴,所以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记得冰墩墩吗?今年2月,国际奥委会发行的冰墩墩NFT数字藏品在发售后立即引发抢购,二次交易价格在短时间内达到售价的约1000倍。在很多人还停留于对实物冰墩墩爱不释手的时候,冰墩墩这一数字藏品居然受到少数人的高价追捧,这让不太了解数字藏品的普通网友莫名其妙。

  NFT是英文“非同质化代币”的缩写,国内目前将其定义为数字藏品,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互联网上的数字内容进行加密储存,并赋予其防伪编号使其成为不可复制、分割的唯一资产。简单点说,就是对数字资源进行编码、宣告“主权”,无论是照片、音频还是视频,都可以进行这种操作。

  此前,我们对于互联网上的数字内容只有使用权,而无法真正实现数字内容的资产化。NFT的出现让每一件数字内容可以像实体、实物一样,被消费者真正拥有、交易、流通。业内人士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储存方式,让这些数字内容不会因为有关平台停止运营而消失,保证了数字内容的永续性,同时全程可追溯更是为相关交易提供了进一步的保护。

  不少吃瓜群众质疑:凭什么NFT的价值要由发行方决定?他们的信用足够为这些藏品价值背书吗?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近年来,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方兴未艾,而同时,打着信息差、利用专业壁垒蹭热度、找噱头,进而割韭菜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也不少。有人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万物皆可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交易的合规性、安全性等问题逐渐暴露,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着数据流通交易的通畅性。

  无论是NFT,还是元宇宙,此类新技术、新概念受到追捧,大致有几个原因:

  一是大家想赚钱,不少人跟风购买数字藏品,就是想着等藏品升值后,高价卖出。

  二是在资本眼中,出来一个新技术、新概念,似乎就意味着出现一个新风口、一片新蓝海,于是一涌而上,借机炒作,圈地、占山头,下场布局相关产业。据统计,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有上百家,资本涌动在不断其升温。

  三是监管相对滞后,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的靴子落地前,无论是元宇宙还是NFT,相关业务领域可能仍有较大泡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行业运营、有针对性加强监管的必要前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公众生活、技术场景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挑战,其商业化进程的步伐也在加快。但是,从炒鞋炒鞋盒,到炒虚拟币挖矿,类似前车之鉴一再提醒公众:通过炒作、囤积居奇来赚钱,风险很大。如果有人抱有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想赚那些超过自身认知领域之外的钱,则很不靠谱,弄不好,就可能沦为资本及平台的“韭菜”。

  一个产业、行业从一个概念走向现实,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相关技术的相辅相成。比如,移动支付习惯的培养,就经历多年,并且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5G网络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并广泛应用于文化旅游、无人机监测等领域,让这一行业一步步实现着其商业化价值。

  无论是小灵通漫游的未来,还是钱学森展望过的“灵境”,正在一一照进我们的生活现实,突破着我们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只是,新技术、新概念的落地毕竟有个过程,如果是普通人要拿自己口袋里的钱去投资,还是多一点理性。一句话,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