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钰 通讯员 吴思敏
“别看这白色粉末其貌不扬,却珍贵得很。”8月30日,在位于澄迈县老城镇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海南中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橡科技)实验室中,该公司研发部副部长张毅超拿着一瓶白色粉末郑重介绍,“它虽‘脱胎’于废水,却是不折不扣的宝贝,能应用于保健品制作、药物研发等尖端领域,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极高。”
这种神奇的粉末叫作白坚木皮醇,由中橡科技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热作所)引进专利技术,并历经近2年研发,成功在我省从橡胶工业生产废水中提取而来。
白坚木皮醇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为何极具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
它是什么? 乳清中隐藏的宝贝
对于大众而言,白坚木皮醇的名号有些陌生,但在学界它却是大名鼎鼎的热门研究对象。
“白坚木皮醇最早发现于南美洲的白坚木树中,因此得名。尽管很多植物中都含有,但天然橡胶胶乳中含有丰富的白坚木皮醇,是目前最具工业化价值的白坚木皮醇来源。”云南热作所副研究员姜士宽介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外的学者就开始关注到这一物质,并围绕其进行大量科研工作。
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白坚木皮醇是一种左旋的天然手性化合物,可作为手性源被合成各种光学活性药物,用于抗生素、抗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血管增生,以及糖尿病和艾滋病等病症的治疗。
拥有如此高的医药价值,白坚木皮醇的提取和利用便成为学界和相关产业极为关注的议题。“国内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竞相进入白坚木皮醇提取工艺的研究领域。”姜士宽介绍,过去研究人员采用色谱法提取白坚木皮醇,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成本高、产量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自2007年以来,云南热作所组织人员投入白坚木皮醇提取相关课题的研究,并于2012年取得突破进展。“我们采用膜分离技术等手段突破传统提取工艺的限制,降成本、提产量,首次开发出可规模化提取白坚木皮醇的工艺技术。且经过提炼后的乳清,各项指标均达到废水排放指标,也为废水处理提供新思路。”姜士宽介绍,云南热作所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和2016年分获得中、美两国的专利授权。
“过去,受限于提取工艺,天然橡胶在进行工业加工后,乳清一度作为废水处理排放,其中的白坚木皮醇也一并被排放。”中橡科技副总经理白先权介绍,2018年,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调研组在进行市场调研后,决定和云南热作所开展合作引进专利,并由中橡科技具体实施,在海南开展实验。通过提取乳清中的白坚木皮醇,一方面能够降低天然橡胶行业废水处理成本,也使得天然橡胶产业链得以延长。
它如何提取? 克服差异合作探索
2018年,中橡科技成立了20余人的专业项目研究团队与云南热作所密切沟通合作,开启白坚木皮醇提取试验。然而,专利技术并非一“引”了之,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还需克服种种难题。
“云南和海南两地气候、地理和水文环境等自然条件存在诸多差异,橡胶树品系和生长环境不同,橡胶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白先权说,种种差异导致在云南能够奏效的加工流程,在海南并不理想。
此外实验过程中,中橡科技研究人员发现,器皿容量限制、仪器设备差异、实验条件不同等状况层出不穷,也对实验稳定性造成了影响。
“我们和中橡科技共同搭建了实验平台,根据海南本地橡胶乳清的特点,双方科研人员对实验工艺进行调整、优化,并针对性更新设备等,最终成功提取出白坚木皮醇。”姜士宽介绍。
将制胶废弃的乳清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浓缩,再采用结晶法提纯……不断实验、不断重来,双方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克服客观不利因素影响,优化每一个微小细节,通过近2年的反复实验和摸索,于2019年从200公斤橡胶乳清中提取出100克白坚木皮醇,又于今年从800公斤橡胶乳清中高度提取出了880克白坚木皮醇。
“通常实验室内提取的白坚木皮醇以毫克为单位,单次能提取到几克乃至十几克已算是较大的提取规模。”姜士宽认为,这两次的提取结果说明中橡科技成功掌握了提取技术,具有下一步探索规模提取的可能性。而掌握提取技术是下一步产品开发的基础,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才能快人一步。
它意义何在? 为产业增添附加值
对于企业和科研机构而言,从橡胶乳清中成功提取出白坚木皮醇,并非研发的终点。
“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提升提取工艺,在缩短提纯时间、提高提取效率等方面发力。”张毅超介绍,白坚木皮醇的提取,能够进一步增添产业附加值和“含金量”。
“此外,白坚木皮醇本身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发和利用,提取成功并不能完全发挥其经济效益,还需要在生化、医药等领域进行探索,进一步推进产品开发工作。”姜士宽说。
“目前我们正和相关科研院校合作,探索白坚木皮醇在生化、保健、医疗领域的应用。”白先权表示,目前,中橡科技已与云南热作所、沈阳药科大学等多个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探索白坚木皮醇在保健品、药品以及护肤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延长天然橡胶产业链,推动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发展。
(海南日报金江8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