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蜜柚收成好,品质好,销路好!”眼下,正是江西省井冈蜜柚丰收的时节,吉安市兴桥镇的柚农肖勇序兴高采烈地采摘新鲜蜜柚,家里种植的35亩蜜柚,挂果面积18亩,总产量达到9000公斤。“果园来了江西农大的师生,带来了新的施肥和剪枝技术,让我家蜜柚收入比去年翻了近一番。”
在当地蜜柚产业升级转型的背后,有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他们扎根蜜柚产业园区一线,与柚农吃住在一起,为柚农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知识,他们就是江西农业大学井冈蜜柚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这是江西农大在科技支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依托“科技小院”,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江西农大依托学校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专业人才等资源,在江西布局和建设了上高水稻科技小院、井冈蜜柚科技小院、安远蜜蜂科技小院、彭泽虾蟹科技小院、广昌白莲科技小院、修水宁红茶科技小院、赣州食用菌科技小院等7个科技小院,实现学校科技服务的再升级。
在彭泽县的万亩稻虾基地,稻边水塘里的地笼里,饲养着活蹦乱跳的鲜虾活蟹。江西农大彭泽虾蟹科技小院以彭泽县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助力当地虾蟹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我们的技术不是针对虾蟹养殖一个环节,而是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也不是针对水产养殖一个方面,而是囊括水稻、果蔬、生态休闲农业等全领域科研成果。”彭泽虾蟹科技小院负责人阮记明常驻小院,了解养殖户在虾蟹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长期跟踪服务。该小院以服务小龙虾产业集群为重点,将发酵麸皮和土壤改良技术、稻秆发酵虾苗过冬培育技术、虾蟹“内增氧”技术、富硒技术、虾蟹甲壳提取技术等融入到全产业链集群。
养殖户姚友义惊喜地发现,小院科研人员研究的发酵麸皮投喂及土壤改良等技术成为增产秘诀,从今年4月份开始,姚友义采用新技术,短短66天内,小龙虾亩产超过210斤,总产超过4400斤。
令姚友义惊讶的是,“就连以前无人问津的虾蟹壳,也能变废为宝。”
“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和壳聚糖技术,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大大提升经济价值。”阮记明说。
为了让师生们与农民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技小院创设独立办公场所、师生长期驻守的模式,鼓励师生们拿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农业生产。
在国家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县之一的上高县,水稻科技小院落户在该县泗溪镇曾家村。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西农大曾勇军教授率水稻团队常驻小院,收集生产难题并进行科研攻关,先后解决了当地双季稻机插技术、优质稻丰产抗倒技术等一批技术瓶颈。
农户姚小军种植的52亩水稻,采用了小院师生研发的技术,平均亩增产50余公斤,亩节本增收150余元,带来了增产增收的新希望。
“我不想外出务工了,种田一样能致富。”姚小军自豪地说。
2020年,上高水稻科技小院创建了水稻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100亩核心示范区,辐射周边5000亩。小院还与示范区村委会创建“曾家大米”品牌,带动村组农民在家门口再就业。
此外,安远蜜蜂科技小院推广的“中蜂免移虫育王生产器”在近300群蜜蜂中得到应用,广昌白莲科技小院切实帮助解决莲农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问题,修水宁红茶科技小院推进当地优选茶树、科学规划茶树栽植基地,赣州食用菌科技小院举办了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培训当地菇农200余人次。
一年来,江西农大的7个科技小院共入驻教师28人,学生35人,累计入驻天数1060天,解决产业中技术问题37个,开展入户调查85次,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近4000余人。
2020年,由江西农大牵头建设的中国农技协江西井冈蜜柚科技小院与江西彭泽虾蟹科技小院,荣获“十佳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