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艺术领域

从金银器里打捞神秘契丹(组图)

2020-07-02 08:28:21  来源:北京日报

  契丹曾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的强族,以牧马骑射为常态,绵延千年。然而,她又如流星一般消失在人类历史中,惟留亦真亦假的各类民间传说故事,如同神秘感满满的楼兰古国。

  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仅一级文物就有76件(套),陈国公主金面具、驸马琥珀璎珞、双凤戏珠纹鎏金捍腰、鎏金高士图银杯等重量级文物悉数登场。从中,我们可知晓辽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与生活习俗,尤其是澶渊之盟后宋辽文化互通的历史。

  借助云展览,足不出京,观者亦能赏之。

陈国公主金面具

  沿着满墙古老壁画凝聚的历史氛围和艺术,一路踏进契丹民族、大辽帝国的草原文明。

  金银器最能代表辽国至高的政治权力,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多姿的文化景观。如今留在世上的,辽代那些精美的金银器,不少是贵族的日常器具。对原始图腾崇拜、对日月崇拜的契丹族讲究厚葬,随葬物就有大量的金银器,向外界展现出契丹民族严格的政治制度、神秘的埋葬习俗、独特的祭祀方式和奢华的宴饮生活,将我们领进了一个精致典雅、豪华气派的金银器艺术氛围之中。

  笔者认为,辽代金银器里当以辽开泰七年(1018年)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者最为精致。这些以金面具、鎏金银冠、金蹀躞带、金花银靴等组成的殡葬服饰,以及錾花金戒指、缠枝花纹金镯、八曲花式银盒、银罐与马具等,代表了辽国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准。

  陈国公主是谁?她就是辽景宗和著名的萧太后的孙女。她的父亲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而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即是她的伯父。根据史书记载,萧太后对耶律隆庆极为宠爱,他被允许在当时繁华富庶的宝地——南京地区(即今天的北京)定府生活,权倾朝野、生活奢华。陈国公主是正室嫡出,身份尊贵。根据出土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记载,这位年纪轻轻的公主初封“太平公主”,又晋封“越国公主”,后追封“陈国公主”。在16岁的时候,她嫁给了年长自己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是典型的近亲婚姻,这在大辽的皇亲国戚里司空见惯。

辽代花瓣形金盏

  这件作为墓葬品的黄金面具最为神秘。公主和驸马的脸上为什么要覆金面具?这还要从契丹人早期的丧葬习俗说起。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逐水源而居,打鱼狩猎。他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辽志》记载,契丹人“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

  在殓葬后,人们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对停放在外侧的尸体的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彼时契丹与中原交融已多。若细细观看,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金银器的装饰纹样,几乎是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翻版。展场一件金银花靴,其上錾刻飞凤,间饰花卉纹、云纹,纹饰鎏金,是自由构图的典型,为平视式纹样。

驸马琥珀璎珞

  而出土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迦陵频伽金耳坠,其上同样有手托莲花浮于祥云之上的形象。迦陵频伽是佛教中一种人首鸟身的神物,流行于唐、辽、西夏等朝,辽代造型延续了唐代花叶形尾的特点。当时不知哪位美少妇戴过这样的金耳坠,那一定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历史文献表明,辽代的金银器分两种:一种是具有本民族风格的做工,契丹风格金银器的纹饰与表现手法比较质朴、粗犷,游牧民族风格特别明显,如马具、带具,和丧葬器物中的装饰用具,是辽代金银器最有特色的部分。另一类是器皿,受唐宋时期汉民族的金银器影响,工艺相对复杂、细腻,跟唐、宋时期的风格很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汉风”。如展品中的鎏金“高士图”银把杯呈七棱形,跟唐代金银器器口的花瓣形、海棠形等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辽代早期的金银器皿与唐五代接触紧密,其制作很可能出自汉族工匠之手。胡峤《陷虏记》曰:“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斛、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国人,而并、汾、幽、蓟之人尤多。”澶渊之盟迄燕云之役后,辽宋和平相处百余年,频繁的往来,让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界域不再明晰。何况辽国高层也不乏欣赏和推广汉文化者,譬如辽圣宗就曾用契丹大字翻译白居易《讽谏集》,亦说明其深受汉文化影响和熏陶。

  虽然辽代早已远去,然而这些千年前的金银器物,依然金碧辉煌,在幽暗中散发着摄人魂魄的光芒。

  观展Tips

  历史在科技中重生,当下人借数字化得以返回尘封的历史。

  展览给观者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云展”。博物馆利用数量丰富的辽代壁画营造一种古远的时空氛围,既有艺术美学又有历史厚度。展览中充分使用三维虚拟技术,对重点文物做了辅导互动展示,并运用动画片、纪录片等多媒体手段生动诠释了展览的背景与主题。(戴华刚)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