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职工】
原标题:让农民吃饱、让土地生金、让粮仓丰盈,就是王书玉的初心和梦想——(引题)
稻田守望者只为一粒“种”(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董君亚
不在实验室,肯定在稻田;不在家中,还是在稻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书玉最爱的地方,就是稻田。
“风吹稻香最让人沉醉。田地是育种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实验室。”36年坚持守望,嫩绿与金黄在稻田里交替不息,王书玉没有辜负这片稻田,稻田也没有辜负他。
王书玉带领团队不仅先后育成水稻品种16个,而且所育品种在黄淮稻区四省——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累计推广8700多万亩,总增产稻谷44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20多亿元。近期,王书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粒种在心上的种子
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在浓密扎脚的禾苗中不停穿梭,头顶上蚊虫追逐,裤管下两腿是泥,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是水稻育种的工作环境。
“为农而学,学而为农。”王玉书一干就是36年。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王书玉,成长于新乡市原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家人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
“长大后要当农业科技工作者,让家乡父老有吃不完的粮食。”这个想法如种子一般种在王书玉的心上——他报考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85年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郑州的机会,选择新乡市农科院,开始了农业科研之路。
“搞育种比当农民‘苦’多了。”刚到农科院,王书玉很快发现,水稻育种漫长枯燥,需要有扎实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功底,还要能吃苦耐劳,整地、划区、施肥等几十个环节贯穿整个科研过程,单插秧一项工作就需要20多天,既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
1995年,王书玉作为团队科研骨干育成了河南省第一个国审粳稻品种——豫粳6号。该品种在1995年~2007年期间一直为河南沿黄稻区、鲁中南稻区等地当家品种,并长期作为国家北方黄淮稻区、河南省、山东省粳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之后,王书玉又先后主持育成了新稻18号等9个国审水稻品种,新稻22、新粳优1号等7个省审水稻品种,主持培育的水稻品种在沿黄乃至黄淮稻区水稻生产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辈子的坚持与责任
一身泥土味,两袖稻花香。因育种成绩突出,王书玉40岁就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收获了包括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荣誉。他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创新必须与农民需要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除了保证水稻的食用安全,食用口感和绿色养殖方式也是要突破的课题之一。”多年来,王书玉的研究课题和研究重心也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最初的“高产超高产育种”到近几年“绿色优质高效育种”,努力研究质量更高的稻米。
2014、2015年,在原阳县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王书玉带领团队研究探索出了成熟的沿黄稻区“稻鳅”“稻蟹”的混合种养方式,随后在太平镇指导建立“稻鳅”“稻蟹”稻田混合种养示范基地。这种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模式,比普通水稻种植每亩能增收1780元,泥鳅和螃蟹另有收入,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是基层一线科研工作者的黄金期,需要我们耐下性子坚持,静下心来打实基础,守得住寂寞。”王书玉说,培育优良品种,富裕千万农民是他一辈子的坚持与责任。
育种人的初心和梦想
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试验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实验室,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民家、在农田,工作后,王书玉把时间分成三份使用。田间育种研究是一种重复性较强的工作,王书玉乐此不疲。为此,他放弃了数不清的双休日、节假日,欠下了数不清对家人的情,把汗水都洒在了他深深眷恋着的田里。
36年来,他走遍了沿黄稻区的乡村,了解各农区生产现状,总结农民丰产经验,并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了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他的手机里存有700多个号码,其中400多个都是农民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给他打电话咨询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
前些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沿黄稻区大面积爆发,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在当地,老百姓都说,这病治不住,稻都没法种了。
为让稻农少遭受损失,王书玉带领团队日夜奔波,为稻农示范推广抗病品种新稻18号,指导管理技术。前些年,新乡市平原新区祝楼乡蒙城村的示范种植田中,水稻不仅没有受到病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很多地块亩产超过了800公斤,比往年普通品种增产近100公斤。
“农业要做得好,种业是关键。而育种最需要匠人精神!”王书玉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从事科研工作36年,所有的坚守只为一粒‘种’,让农民吃饱、让土地生金、让粮仓丰盈,就是我的初心和梦想”。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