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平安长大,不该是一场碰运气的“打怪升级”

来源:中工网
2021-05-18 15:47

  龚先生

  5月14日,山东临沂一名11岁男孩吃樱桃被卡喉,几近窒息,父母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时救回孩子,现场惊心动魄。视频公开后,网友纷纷感慨“多亏父母平时学了急救方法”,并将其奉为“教科书式急救”。

  “不行,上医院就晚了”——视频中,男孩妈妈喊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也正是这份对院外急救迫切性的认知,驱动夫妻二人持续两分多钟对孩子进行急救,直至最终施救成功。

  吃东西被噎住,小脑袋卡在栏杆之间进退不得,被猫猫狗狗抓伤咬伤,被遗忘在汽车里,在河边玩耍失足落水……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平安顺遂地长大成人,难免会遇到类似风险,要越过一道道的“坎儿”,而且必须每次都能零失误地化险为夷——何其难矣!

  视频中的“教科书式急救”固然给力,但很多时候,急救是与“死神”过招的最后一道关卡。与其拿宝贵的生命与急救的成功率进行最后的对赌,不如提早控制和干预,从源头上远离一切可能的危险。

  首先,孩子惹得祸并不意味着都是孩子的错,家长作为儿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失职失责,往往追悔莫及。

  “家长在泳池边玩手机,孩子溺亡竟不知”“过马路时孩子从自行车上掉下,家长却扬长而去”……类似的新闻,令观者哭笑不得,各方呼吁家长可得“多长点儿心”,别拿孩子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其次,社会公共空间对未成年人各种有意无意的不友好,也是妨碍孩子们平安成长的一大隐患。2019年,云南昆明市民唐师傅陪家人去当地某医院看病,在家人就诊时,唐师傅带着两岁的小孙子在楼梯间玩耍,由于医院楼梯间扶手与地面之间的空隙较大,孩子在玩耍中不慎从11楼坠落身亡。如果此处护栏设计安装有防止儿童坠落的挡板,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近几年,国际社会在倡导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主张公共设施在规划设计时,要把孩子作为一个主要的至少是重要的使用者给予考虑——在公交车上配备几个儿童安全座椅,在座椅上加装护童安全带;严格把关公共场所的楼梯及护栏高度,防止孩童翻越甚至坠落;改变道路隔离护栏每根栏杆之间的间距,避免人体头颈部卡入导致受伤甚至窒息等后果……

  让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长大,是对全社会的一场大考。保障儿童安全离不开社会各方的鼎力支持。

  多年前,“童话大王”郑渊洁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生命安全教材《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故事,讲给孩子们能保100条命的安全秘籍,让诸如“车窗摇下来,高度绝对不能低于头部”“小背心和小内裤遮盖的部分不能被别人触碰”等安全常识,逐渐深入孩子们内心。

  今天,安全知识的普及正借助新的技术和手段而事半功倍。此番“教科书式急救”视频刷屏后,就有公众号借机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深度科普,图文并茂地告诉大家,针对不同年龄和身体状态的人群,用这个办法实施急救时应注意手法和方式的差异。这一硬核操作让很多人大呼“长知识”。

  近年来,多地公安、教育部门联动,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防火防暴演习;公安部门设立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打通走失儿童回家的快速通道;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发出儿童专用手环……

  当未成年人安全有了更多重保障,不仅是孩子的福音,更是家庭的幸事,同时也体现出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成色。

  未成年人的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没有了这个“1”,性格也好,成绩也罢,都只能是“0”。

  平安长大,不该是一场碰运气的“打怪升级”。我们乐见更多的“教科书式急救”,也期待家长、学校和社会能更好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呵护孩子们平安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