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现场·我在我思】这一次次感恩图报,拼接起了光明与温暖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14 07:03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这一次次感恩图报,拼接起了光明与温暖

  张世光

  这两天,贵州黔西南的陈祖鹏老师登上了不少媒体的头条,原因是他自费、分批邀请了所教的100多名学生到家里吃火锅。

  这样的老师,真好!

  陈老师所教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在老师家的一顿饭表面看是解决了温饱,实际上是温暖了孩子们的心。课堂之外,老师依然在想方设法关爱自己的学生,这无关成绩,但有关成长。

  这个新闻的感人之处不止于此。

  据报道,陈老师本人小时候因为受过伤而不得不进行了左臂截肢。之所以今天如此“超标准”地照顾自己的学生,也是因为他想要报答别人当年在他面临困难时所伸出的援助之手,把自己受到的爱传递出去。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小到需要一次指路、一次耐心回答,大到各种生死攸关时刻,可能都需要有人伸出手来帮衬一把。

  能够在经历这些无论大小的事情后记住、感恩别人的帮助,并且把传播更多爱作为一种回报,这样的行为值得更多人“复制粘贴”。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后在一口枯井前看到一杯水。杯子旁边的说明写道,把这杯水倒入井中会让更多的水流出来。很多人担心,一旦倒掉这杯水又没有更多的水流出来怎么办?但不倒水进去又怎么获得更多的水?

  面对这样的矛盾,不少人都会进退两难。

  受助者在脱离困境后向社会奉献爱心,正是对这种矛盾的有效化解。它让很多人都坚信:人间值得——值得信任、值得奉献、值得珍惜。

  这世上“滴水之恩源泉相报”的例子实在不少:汶川地震时被解放军救出的程强,长大后选择参军回报社会;希望工程的标志性人物“大眼睛”苏明娟,工作后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并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以帮助更多困难家庭的学生;一直被眼病困扰的人,在获得别人捐献的眼角膜重见光明后,随即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近几年,从张桂梅老师在大山深处创办的华坪女高走出去的多名贫困孩子,大学毕业后重返山村做起了老师……

  世间朗朗需光照,留了树荫好乘凉。这一次次感恩与回报,就像一个个点燃的火把——独立存在时能够影响的范围或许有限,但当他们连成线、连成片时,拼接出来正是朗朗人间,是光明、温暖和信心。

  这一次次感恩图报也像是一种栽树式的乘凉,让更多人在感受了大树的庇佑之后,由己及人想到了更多需要阴凉的人,于是在自己获得舒适的同时积极栽下一棵棵小树,期待树树相连,绿树成荫的那一天。

  更重要的是,这些受助者的感恩图报也说明了,自强者方能不息。

  这些曾经身处困境的人,并没有以弱者自居,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自己坚强地站了起来,走出困境,而且以强者的身份帮助他人挺起一片天地。

  如此温暖的循环往复,太值得期待了。

  犹记得,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黑龙江哈尔滨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座谈会,那些带着工会组织的关爱和支持外出上学的孩子们,带着成绩单回来汇报自己的成果。一个细节打动了在场的很多人——这些孩子们上大学后参加的第一个社团几乎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他们在读书后的第一时间,都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温暖更多有需要的人……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