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群众首创”再闯全面小康新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广汉故事
新华社成都3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谢佼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
在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的路上,这里的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现代产业不停落子,保持着锐意进取的力度。
且看今天全面小康的广汉试验田中,哪些枝蕊在竞相吐艳?
从田埂开始解放自己
“一个字,饿!”71岁的广汉市金鱼镇凉水井社区老汉叶常理说。40多年前,他那时担任公社会计,说起“大锅饭”的绝对平均主义摇头不已,“出工一窝蜂,下田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全部饿肚皮!”
当时农民没有自主权,种什么怎么种必须听上面指挥,误了农时,连续减产。广汉自古是天府粮仓,当地农民却饿得面黄肌瘦、东倒西歪。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啊,当时的村党支部顶着巨大压力,召集社员们抓阄承包公社不管的田埂。”叶常理回忆。
田埂约一米来宽,能栽点作物。叶常理抓到4块田埂,栽种黄豆、辣椒。因怕被扣上“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他起早摸黑偷偷干活,见到熟人不敢说话。
豆子丰收,他关起门给娃破天荒地推了一次豆腐。儿子叶万建舔着碗说:“每天吃豆腐该多好!”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消息传来,万众欢腾,基层党委带领群众一起改革的胆子大了。
1977年,广汉西高公社五大队二小队分成3个作业组,联产承包,责任到组。制度一改,收成由22万斤飙升到43万斤。1978年广汉县委在金鱼公社启动生产责任制试点,稻田增产520万斤!
1980年,广汉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
升级农民和土地的联系
从土地承包到乡镇企业兴起,再到撤县设市、建设开发区,40年来广汉不断改革发展,特别是农民经历了“土地集中、分散、再集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叶常理老汉说,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打工潮”,带动农民务工挣钱,儿子叶万建就是其中之一,在成都和德阳从事装修行业,每月收入四五千元。
务工收入大大超过种田,有的农田就没人种了,叶常理担心“没人种田吃什么?”
这也是各个村党支部的担忧。2012年春节,金鱼镇上岺村党支部向回乡能人武代华请贤:“别走了,流转土地大干一场吧!”
这一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武代华已经50岁,“先流转120亩地试试看”,他琢磨着。当地政府向种粮大户补贴了种子肥料,当年收获时一算账,他净赚十来万元!
“我挣大头,承包户每亩拿800元流转费挣小头,土地不撂荒,真是皆大欢喜!于是我就逐年扩大规模。”武代华说,“现在都是一个电话下单,育秧、放水、插秧、管理、收割、烘干、仓储、销售等农业全链条,都实现了上门服务,农业保险和保护价收购兜底,哪个农民不欢喜?”
土地集中起来,小田变成大田。以金鱼镇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周边十万余亩高产农田。
“无人机干农活都不稀奇了!”金鱼镇党委书记王一自豪地说,“农民和土地的联系升级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机器下田劳动,人按股份分红,还不耽搁务工。我们镇现有农民存款15.5亿元,仅今年前三个月又新增了5千万元!”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广汉2018年就完成了179个村、2342个村民小组的资产核实,42个村组完成股份量化,发放股权证7023本。
依托农村资产的庭院咖啡、民宿、乡村火锅等业态蓬勃兴起,人们闻名而来,风景随步而转,村落散于田野,处处小院、竹林、流水……如今的广汉,新时代农耕文化的示范正在塑形。
谋划新时代的前沿
近年来,党中央确定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决策。广汉站在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平原区域腹心位置,肩负重任。
这里路网稠密,物流发达,昼夜不息。
动车从成都东站到广汉就一站,用时仅18分钟;紧邻着成都青白江铁路港,中欧班列贯穿欧亚大陆;在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京东园区亚洲一号仓,一期项目尚未全部投运,就日发出6万个包裹……
这里科技灵动,人心奋发,努力争先。
“广汉造”陆地石油钻机出口规模位居国内前列,一批装备企业为国产大飞机配套;“广汉造”粮油打响品牌,更跻身火锅用油的高端;一批专家大院深入农家,把论文写在稻田上;养猪场采用“猪脸识别”的智能系统,保险公司远程一键点数、一键参保……
这里面向未来,谋划前沿,紧抓机遇。
走进位于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个个精壮小伙正在滚轮上训练。“我们由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必须拓展低空通航、航空气象、航空维修等高端业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宣传部部长杨德贵说,航空业作为开放的前沿,已做好相关学科准备……
东风有信,春潮已至。尊重实际、遵循规律的改革活力在广汉久久为功,正不断唤起人们勤劳的脚步,向着幸福追寻。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