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如意”甘肃 振兴发展谱新篇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6-14 03:44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东方潮 甘肃篇】

  原标题:“如意”甘肃 振兴发展谱新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绵延黄土,高山大河,甘肃犹如一柄壮硕雄魂的“玉如意”,镶嵌在共和国的版图上。

甘肃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具有“两点一存”的重大意义,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地永载史册。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人民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揽,负重自强、苦干实干,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城市乡村呈现新面貌。

近5年来,面对任务重、难度大的脱贫硬仗,甘肃尽锐出战,撕下“苦甲天下”的标签;面对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被动局面,守正创新,蹚出绿色崛起的转型路子;面对低位徘徊的经济形势,克难奋进,实现经济增长的提速进位。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增幅居全国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幅居全国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增幅居全国第7位……

今天的甘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陇原儿女正朝着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给甘肃提出的“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时代篇章。

  图①:首列“陆海新通道”玉米专列运抵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新华社发

祁连山:一座高山“立起”生态屏障

祁连山,由多条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甘肃通过实施草原禁牧减畜政策、封山育林、加大非法狩猎惩治力度等方式持续保护和改善祁连山的生态环境,雪豹、藏野驴、黑颈鹤等国家一级野生动物频繁出现,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逐年向好提供了生动证明。

甘肃积极构建生态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信息技术,建设“一库八网三平台”,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信息监测网络,实现祁连山生态治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目前,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整改,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一度伤痕累累的祁连山开始恢复昔日的宁静、和谐、美丽。

甘肃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相继完成造林2605万亩、退化草原治理787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62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030万亩。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壮大“美丽经济”,强化绿色动能,让甘肃经济的“含金量”更高、“含绿量”更足。

随着生态保护治理的纵深推进,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7%,较“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14个市州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兰州蓝”由“浅蓝”走向“深蓝”。

  图②: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黄河:一条大河“书写”保护重任

甘肃沿黄河流域涉及甘南、临夏、武威、兰州、白银等9个市州;流域内总人口2075万,占甘肃省总人口的78.4%。沿黄河流域既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带,也是文化遗存丰富、生态类型多样、产业门类多元的发展要素聚集区。

近年来,甘肃省紧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全省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污染现状调查,绘制入河排污口“一张图”,强化黄河流域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码头等领域污染治理。目前,国家和甘肃省监测的黄河流域14条河流34个断面的水质优良比例由94.1%改善至9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黄河在甘肃境内“两进两出”,流经913公里,其中流经甘南草原433公里,共补给黄河总径流的11%、源区总径流的58.7%,约60%的黄河水来自兰州以上河段。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来,甘南州大力实施甘南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推进甘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等一大批生态工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甘南州湿地面积恢复到目前的48.89万公顷,扩大了近2.8倍,特别是曾经三次干涸见底的尕海湖湖水面积已恢复到1.5万余亩,平均水深约1.5米。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流域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地形狭长,两山对峙、大河中流,造就了兰州这座城市。目前,黄河兰州段干流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干、支流主要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兰州市实施总投资超过66亿元的黄河干流防洪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积水点改造、河洪道生态水系治理五大类项目,加大黄河保护治理投资力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铸魂、民生为本为思路,将黄河风情线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图③:甘肃省临洮县三易花卉基地工作人员在整理蝴蝶兰。近年来,临洮县花卉产业蓬勃兴起,蝴蝶兰、百合花等远销全国各地。 新华社发

丝绸之路:一条大路“描绘”开放画卷

回首历史,甘肃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腹地,从东南部的天水到西北最西端的敦煌,这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最精华的区段之一。

放眼未来,“一带一路”是甘肃的最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路网加密,中欧班列、南亚公铁联运班列、“东盟-兰州-南亚”航空货运飞机呼啸而过。

截至2020年底,兰新高铁、宝兰客专、兰渝铁路、银西高铁先后建成通车,全省新增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133公里;甘肃省公路网总里程达15.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共5467公里;通航干支线机场达到9个,累计执飞客运航线252条,货运航线10条,通航城市123座。随着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甘肃正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通道。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积极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将通道物流产业作为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通道+物流+产业”运行体系。

目前,兰新、包兰等10条铁路干线及连霍、京藏等7条高速公路贯通相连,构建形成横贯东西的兰州新区大宗物流货运专用通道;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至新区市郊铁路,景中高速、G341白银至中川公路等高速公路陆续建成,城市道路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三横三纵一联”快速路网和“七横十纵”的骨架主干路网布局。

兰州新区积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拓展“空中贸易走廊”。据悉,目前兰州新区已开辟国际货运航线14条。去年,打通了兰州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常态化运行“金边-兰州-拉合尔”航线货运包机。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充分借助兰州至东盟、南亚“空中贸易走廊”这一纽带,全力搭建好甘肃省与东盟、南亚等国家友谊桥梁和贸易桥梁。

兰州新区做实“三大通道”,扩大了进出口总量,目前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常态化贸易伙伴关系。累计发运中欧、中亚、陆海新通道3条通道的国际货运班列353列。

兰州新区自2017年获批全国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19年被纳入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辅枢纽)以来,积极推动建设了中川北站物流园、高家庄站物流园等基地。依托物流园基地,借助北站铁路口岸业务平台和兰州新区铝期货交割库,开拓粮油、钢材、有色金属、汽车等产品的分拨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链向兰州新区转移。

图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一扶贫车间里,工人在包袋生产线上作业。近年来,当地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助力脱贫增收。新华社发

兰州大学:一所学校“厚植”家国情怀

在人口地理学上,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有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巧的是,以这条线为“分水岭”,与东南端知名学府的星罗棋布相比,兰州大学是“直线”西北端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正是这样的唯一,兰州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

走过跌宕起伏的112年,兰州大学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挺立西部大地,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扎根西北边疆、扎根祖国大地,铸起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为特质的兰大精神,以“兰大人”的勤恳与担当,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在兰大地理系,李吉均院士曾经“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之中”,将梳理中国地理地貌的"前世今生"作为毕生事业,培养的学生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相继当选为院士,书写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朱子清、刘有成、陈耀祖、黄文魁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胃镜之父”杨英福开启了我国胃镜诊疗技术的新纪元……

目前,兰州大学建成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草学、敦煌学等特色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然地理学等国家重点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兰州大学走出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奋进之路。

  图⑤: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腹地一处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莫高窟:一个石洞“胸怀”文化自信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从文物四散、破败不堪到丝路明珠、重绽光华,这座千年艺术瑰宝的命运,不仅是百年沧桑巨变的见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作为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各种文化在敦煌汇聚、碰撞、交融,促使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莫高窟艺术在不断地新修重建中产生着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与文化。

如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状况已改变。敦煌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敦煌学研究基地,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播丝绸之路精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独特贡献。

今天,保护、研究、弘扬是敦煌研究院的三大使命。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累计为230多个洞窟建立数字档案。同时,敦煌研究院积极争取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合作,将世界各国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整合起来,在中国建成完整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实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回归,让更多文物走出石窟、走上展线、走向世界。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推出了“敦煌岁时节令”“吾爱敦煌”等数字媒体品牌,“敦煌岁时节令”阅读量超过1000万。如今的莫高窟,正成为新一代出圈的“网红”。

回首历史,几代莫高窟人择一事终一生,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以智慧和汗水积淀形成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鼓舞每一位中华儿女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使中华文化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创新发展,充满自信地走向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李丹青 朱欣

版式设计:李丹青

制图:张菁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