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圆梦】
原标题:重庆巫溪红池坝农田变景观、农房变民宿(引题)
农文旅齐步走捧起生态“金饭碗”(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陈凌云 陈永建
“我们告别了‘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上‘生态饭’。”重庆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村民张余国,站在自家的农家乐门前兴奋地对记者说。
作为重庆最偏远乡镇之一的巫溪红池坝镇,临近中国南部最大的高山草场——红池坝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南方最大的观雪胜地”等美誉。但由于地远山险、交通不便,该镇一度成为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捧着金饭碗讨饭”是红池坝人过去既尴尬又无奈的现实。
近年来,该镇建成了64公里“一横一纵”旅游“大动脉”,同时,实施“农文旅”齐步走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建成万亩茶叶、中药材、经果、蔬菜等产业。
家门口上班
在红池坝镇,除了景区,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地方——龙台村金竹坪。
“以前,竹子大多被砍来当柴烧,现在值钱了。”52岁的林云亮告诉记者,她现在是村里金竹作坊的一名工人,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收入。
村里的金竹作坊,离林云亮的家仅有几十米。
“我们每天差不多干8小时,一天能有100多元收入。”林云亮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大女儿已经毕业工作了,小女儿在读大三,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红池坝镇各村都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茶叶、中草药、果园等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2020年,该镇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30万元,较2017年增长12.9倍;乡村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消费扶贫收入700余万元。
得益于“农文旅”齐步走的发展战略,红池坝镇“农田变景观、农村变景区、农房变民宿”,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脸上不见了往日的愁苦,取而代之的是喜悦的神情。
吃上“生态饭”
“今年端午节,这里的4个房间全住满了人,两三天就挣了将近2000元。”72岁的张余国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吃上了“生态饭”。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让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年,茶山村集体牵头按照“确权不确界”方式,将土地整体流转,建设标准化果园400亩、茶园370亩、中药材基地430亩,并建立“农户保底收益+劳务派工+收益分红”机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茶山村形成了“春看李花,秋赏菊,巫溪秀芽漫山绿”的景观。
整个镇的环境变好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茶山村及附近村落的村民纷纷做起了“民宿生意”,吃上了“生态饭”。
张余国说,村里很多民宿都是这两年才开业,效益可观。再过几个月,村里还有几家民宿要开业,大家聊天都是讨论“经商之道”。
过上向往的生活
初秋,走在乡间小路上,轻风拂过,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田间地头成片的辣椒和脆李树随风摇曳。放眼望去,一排排白墙青瓦的房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显得恬静雅致。
当下正是辣椒采摘的时节,渔沙村的老刘吃过午饭后,背着背篓出发了。辣椒采摘队伍,成了红池坝镇这个季节最靓丽的风景线。
“种植辣椒不仅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渠道,还为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红池坝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破解群众销售难题,该镇采取订单式统一收购模式,让收购商、收购车上门集中收购,由渝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一收购,“艳椒425”每斤1.5元,“青红元帅”每斤2元。今年,全镇定植辣椒1500亩,收入可达510万元,带动农户1450户,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红池坝镇中岗乡是巫溪最偏远的乡镇,其地形素有“九山微水一分田”之说,当地一直流传一句话:“有女莫嫁中岗乡,山高路远难见娘。”
今年29岁的胡琴是土生土长的茶山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四川达州从事教育工作,只有在寒暑假时才会回村帮父母打理家务。
“雨天两腿泥,晴天就是一身土,房子也是破烂不堪。”回想起以前回家的景象,胡琴皱着眉头说,村里家家户户养猪,猪粪的味道相当冲,外地人来村里都要捂着鼻子路过,还有老旧的电线四处散乱悬挂。
如今,沥青路通到了家门口,户与户之间的小道也全部硬化,屋前屋后种上了各种花草,自家的农田也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这一系列的变化让胡琴颇为吃惊。
“这哪里是‘穷山沟’,这就是‘世外桃源’。”胡琴说,“每天傍晚,在院坝里泡两杯‘巫溪秀芽’,陪着家人拉家常,看绿水青山,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