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银铜匠的致富经——探访青海西宁湟中区阳坡村

来源:新华网
2021-12-29 19:56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银铜匠的致富经——探访青海西宁湟中区阳坡村

新华社西宁12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刚

“叮叮叮、当当当……”多杰弓着腰、侧着头,指捏羊角锤,敲打着一个银质酒壶。巴掌大的酒壶上,錾刻着一幅二龙戏珠,敲錾的龙头立体饱满,龙鳞片片分明,龙身柔美有力。

冬至已过,眼下正是高原农闲时节。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基地,银铜匠艺人多杰的工作室里,阳光温暖明媚。多杰坐在木凳上,敲打着酒壶,一锤一錾,声响清脆。

“我父亲是村里最早的一批银铜匠,我6岁时就耳濡目染,跟着学习,现在我也带出了10多个徒弟。”多杰说。如今,阳坡村有300多名村民从事银铜器加工制作,村里制作的银铜器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有“青海银铜器看湟中,湟中银铜器看阳坡”的美誉。

阳坡村距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仅十分钟车程。阳坡村村委会主任郑雄介绍,塔尔寺内所需的众多银铜器用品,很多都出自村里工匠之手。多年前,许多村民在塔尔寺前老街开手工作坊,一整条街都是制作银铜器的。小到精美的戒指,大到几十米高的鎏金铜佛像,匠人们小锤子敲得叮叮当当,游客和客商熙熙攘攘。

后来,由于老街道升级改造,老街两旁制作银铜器的作坊越来越少,多杰也曾陷入困境。“空有一门手艺,没处施展,也没啥收入,更担心长时间这样,银铜器制作技艺会失传。”多杰说。

2019年3月,阳坡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王富邦坦言,村民拥有银铜器制作鎏金技艺,以前大家各干各的,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现在合作社注册‘艺河湟’品牌,建成产业基地一期,逐步形成了以银铜器加工为主的生产销售体系”。

走进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基地,不时传出一声声银铜器敲打声。每栋工作室均为两层,外墙整洁,带有独院,水电暖设施齐全。

多杰工作室一楼的展厅,摆放着金银生活装饰用品、湟中暖锅……“工作室每年租金不高,我在这里做银铜器,给徒弟上课,还不耽误销售,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现在包括我在内,已有22户手工艺人搬进来了。”多杰说。

郑雄介绍,产业基地总投资1990万元,其中包括南京市栖霞区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青海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阳坡村集体经济资金490万元。通过“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大伙儿齐心协力打造银铜器品牌和特色产业,目前全村银铜器手工制作年产值已达一亿元。

“搬进产业基地后,工作室环境好,银铜器制作还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也越来越有干劲。”李友银是多杰的徒弟,16岁拜师学艺,如今制作银铜器近20年。他制作的酒壶和银碗,颇具特色,市场走俏。

“我现在也招了几个年轻徒弟,师傅一直教导我做事要认真,要不厌其烦。我也这样教我的徒弟,让这门手艺越来越精湛,每件银铜器都能代表我们村的水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李友银说。

责任编辑:刘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