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以史鉴今 砥砺前行

来源:求是
2021-06-16 08:11

以史鉴今 砥砺前行

《求是》杂志编辑部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篇重要文章,是总书记2013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文稿中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节录。全文共21小节,选自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一些地方考察时的讲话,以及给革命老区小学生、老战士的回信中的相关重要论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党员干部学好历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出明确要求。

“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在建党百年之际,结合当前正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历史,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进一步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从诞生时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的9100多万名党员,从最初的党代会都要秘密召开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执政,从建党之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到拥有空前影响力、引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这个问题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艰辛探索。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从此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数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民自觉而坚定的选择、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是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完全正确的。

1920年,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亢慕义是英文共产主义的音译)。李大钊还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等课程,通过大学讲堂传播马克思主义。上图为“亢慕义斋”旧址展室(中新社发 赵雅丹/摄),下图为李大钊编写的唯物史观讲义和北大学生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试卷。

——伟大功业、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走过了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打土豪、分田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中国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勇于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深刻指出:“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去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复杂局势,我国疫情防控斗争的伟大实践和战略成果再次充分证明,风雨来袭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举旗定向、领航掌舵的决定性作用。前进道路上,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行动中去,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把我们党建设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1818年5月,德国特里尔城,卡尔·马克思诞生;1848年2月,英国伦敦,《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开始传播。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命运在未来将和马克思这个光辉名字发生怎样密切的关联。

2018年5月,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丰富发展,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影响却跨越时空。它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正是因为其强大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创办了人民出版社,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1922年6月30日,陈独秀向共产国际报告人民出版社印行“马克思全书”2种、“列宁全书”5种、“康民尼斯特丛书”5种。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展出的其中11种。 人民图片 王初/摄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 近代以来,在对各种救国方案的苦苦追寻中,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种种“主义”的兴起和失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中国指明了方向,从此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不渝地高举这个旗帜。10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气壮山河的革命战争胜利、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导,也以其生动的、鲜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锻造的,又在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磅礴伟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推动这一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用鲜活语言阐释深刻道理:我们成功战胜了疫情,又率先使经济由负转正,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不是一时之运,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为什么好?事实最有说服力,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语更是为我们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了“钥匙”。

——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极为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同时也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的演进中得来的,凝聚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亿万中华儿女的热血和生命、勤劳和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四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理论体系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文化积淀深厚、魅力独特、优势突出……中国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有充足的理由、强大的底气。

2021年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整装待发,将运送3名航天员至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中新社发 汪江波/摄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续写的大文章。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同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是一脉相通的。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聚焦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从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实现初心使命的苦难辉煌、宝贵经验、优良传统中寻求答案。

以史为镜,知史鉴今。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追随总书记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红色足迹”,深刻领悟这些基本道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刘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