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在奉献、在拼搏、在坚守、在创新,广大青年——绽放青春风采 汇聚前行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2-23 08:29

  原标题:在奉献、在拼搏、在坚守、在创新,广大青年——(引题)

绽放青春风采 汇聚前行力量(倾听·特别报道) (主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绽放青春风采,谱写人生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广大青年不负众望,在各个行业领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在奉献、在拼搏、在坚守、在创新,事迹令人感佩。本版联合人民日报碰碰词儿工作室、人民网移动中心共同推出特别报道及融媒体产品,讲述大国工匠、短道速滑教练、女子导弹连战士、乡村教师等当代青年的奋斗故事,为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汇聚前行力量。

——编 者

常晓飞在工作中。

资料图片

李坚柔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展示活动。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女子导弹连的女兵们在训练。

冯邓亚摄(人民视觉)

吉布小龙和合唱团学生在一起。

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83厂高级技师常晓飞——

“要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到极致”

人民日报记者 张 晔 人民网记者 崔競文

线条圆润的“小海豚”栩栩如生,小巧精致的“导弹车”闪闪发光……一排排形态各异的模型摆在常晓飞的工作室里,而这些令人称奇的摆件,仅仅是他和同事们闲暇时用边角料练习做出的“小玩意儿”。

1988年出生的常晓飞,2008年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83厂,如今是高级技师的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奖项。2020年12月,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常晓飞在直径22厘米的铝板上用1800多个直径只有0.03毫米的小孔勾勒出中国地图的轮廓,图案用肉眼很难发现,只有在强光的照射下透过小孔的光才能看到;在0.15毫米的金属棒上刻出比头发丝还细的“中华绝技”四个字,入选“最受欢迎的中华十大绝技”。

常晓飞的这门“绝技”,正式名称叫“数控微雕”,这是加工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的关键技术,需要高超的数控技术水平。常晓飞参与了航天产品复杂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任务,这些零件关系着航天产品重要性能指标的实现,每一件都要求绝对精确无误。

在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面前,常晓飞不断挑战数控加工的极限,查阅资料、分析材料、比对试验、改进方法……“同一个零件,我可以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加工。找到更好的工艺方法,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在常晓飞心中,“要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到极致。”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有新知识、新智慧,更要有新使命、新担当。尤其是我们航天青年,要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成大才、担大任,在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常晓飞说。

“人们称我为大国工匠,而要真真正正成为更高层次的大国工匠,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展望未来,常晓飞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要更加努力,超越自我,向技术的顶峰不断攀登。”

短道速滑教练李坚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奖台”

人民日报记者 巩育华 季 芳

“试试弯道摆臂、直线背手……”冰场寒气逼人,短道速滑教练李坚柔随着3名学员绕场滑行,不时指点技术要领,目光冷静而关切。从国家队退役已近7年,从短道速滑国家队队员到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运动员,再到职业教练,这些年,李坚柔的身份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执着。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站上奥运会领奖台是至高荣誉。无数次,李坚柔耳边回响起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现场观众的欢呼声。10岁开始练习滑冰,22岁入选国家队却一度被退回地方队,28岁夺得奥运金牌,她的冠军之路写满了“不服输”。她笑言:“正如我的名字,柔中有坚。”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这让已经退役的李坚柔重燃斗志,“如果能在家门口参加一届奥运会,这是多么大的荣誉!”体能不占优势就转攻技巧,2016年,她转战单板滑雪项目并在全国赛中表现不俗。然而,由于年龄等原因,最终她与北京冬奥会擦肩而过,这成为她的一个遗憾。

如今,李坚柔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倾注到学员身上,她在家乡吉林省吉林市开设了冰雪俱乐部,并担任湖北、湖南等地的省队教练,为中国冬奥项目培育接班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用我的专业所长去回馈国家和社会。”截至目前,李坚柔先后执教约2万人,目前在训约200人。她的学员取得过亚洲锦标赛铜牌等成绩,这让她满怀希望,“如果我的学员将来能登上冬奥会大舞台,那么我的梦想也在延续。”

“所有的成绩也好,机遇也好,前提都是自己努力到了;如果遇到挫折,别忘了最初的梦想。”在李坚柔看来,拼搏追梦是青年的人生底色,也是青年应该修炼的内功,“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但只要不懈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奖台。”

第75集团军某旅女子导弹连——

“不负光荣战位,不负青春梦想”

人民日报记者 方莹馨 李龙伊

在风光旖旎的桂林山水间,一群女孩戴头盔、背钢枪,飞身跃上导弹发射车,撒网、打地钉、完成伪装任务,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这些女孩,是来自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第75集团军某旅女子导弹连的战士。陆军探索女军人岗位职能向主战专业拓展,第一支女子导弹连应运而生。多年来,女兵们一次次用行动和佳绩证明着自己,写下了巾帼指战员建功新时代的传奇。

该连女兵被称为“利剑蔷薇”,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

某班班长林英是首批19名女导弹号手中的一员,担任难度系数极高的搜索指挥车主操作手。她回忆,刚开始根本无从下手:按钮有数百个、电路图半尺多厚、专业教材几十本。为了啃下硬骨头,林英和战友们挤在狭小的方舱里,一蹲就是大半天。

经过艰苦训练,3个月后,女兵们熟练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7个月后,女兵们参加实弹射击,面对高速靶机,导弹全部命中目标,装备如期形成作战能力。如今,大部分女兵都能胜任两个以上号手工作。

女兵们的成绩,来得很不容易。臂力弱,就每天拎25公斤重的铁疙瘩练举重;腿劲小,就每天多爬20趟楼梯。为了摸清装备的“脾性”,她们钻车底、爬车顶,常常把自己搞成“大花脸”,碰得青一块紫一块……

1998年出生的大学生士兵刘笑笑指了指手上一处伤疤,“训练时不小心被锤头砸伤,真的钻心疼。但我告诉自己不能停、不能吭声、不能拖后腿,否则如果在战场上,整个车队就暴露了。”她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长了。感谢军旅生活,让我拥有热血的青春。”

几年前,林英成为一名母亲。被问到是否会跟孩子讲连队里的故事,林英说:“孩子最爱听军旅故事,还总跟其他小朋友说,‘我妈妈可厉害了,她是发射导弹的军人’。”

“作为一名军人,我常常告诉自己,要不负光荣战位,不负青春梦想!”林英说。

四川省普格县乡村教师吉布小龙——

“创作更多好歌,让孩子们放声歌唱”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卢 涛

“我不怕森林深处凶猛的豺狼,我翻过高山深谷看见了彩虹,爸爸妈妈不会永远陪在我身旁,星星月亮伴着我听蟋蟀歌唱……”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槽乡中心小学,整齐的童声合唱从音乐教室里传出,抱着吉他的吉布小龙微笑着为孩子们伴奏,这是“妞妞合唱团”的一次日常排练。

2016年,吉布小龙来到大槽乡中心小学当老师。工作并不轻松,吉布小龙每天要上4节课,涵盖音乐、数学、体育、美术等科目。“一天下来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放学后,他会自弹自唱一会儿,对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他来说,音乐是生活的滋养。

2017年底的一天,几名女孩好奇地趴在窗口看他弹唱。吉布小龙问:“要进来一起唱吗?”“好!”几个声音怯生生地答道。此后,吉布小龙带领30多名女孩,组建起“妞妞合唱团”,他作词、编曲,同事阿吾优发指挥、制作,清澈的童声经过简单包装,传出大山,传向外面的世界。

“我希望音乐能让她们变得更坚强、更自信,去勇敢追求梦想。”吉布小龙说,他作的歌词以爱国、诚信、向上为主题,曲风融入彝族传统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歌唱中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端正品行。彝族女孩保机莫尔各过去是一个害羞、敏感的女孩,参加合唱团后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孩子们的改变是我坚持做合唱团的动力。”吉布小龙说。

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团的孩子们同老师一起,先后到西昌、成都、北京等地参加表演,看到了大山之外的世界。“为了孩子们能走出大山,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我愿意留在凉山,在这里扎根,陪伴她们成长。”吉布小龙说,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彝族青年,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一年,我想创作更多好歌,让孩子们放声歌唱。”看着认真练声的孩子们,吉布小龙的目光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迟语洋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