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泥瓦工十年,坚持“人凡事不凡”理念(引题)
一砖一瓦“砌”出劳模路(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9月17日晚上8点,在工地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杨云正捧着一碗稀饭,狼吞虎咽地喝下。杨云2011年入职重庆涪陵兴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干就是10年。如今,他已经从一名基层农民工成长为班组带头人,并在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刚开始接触泥瓦工,只能做些提灰桶、递工具的杂活。“看师傅做得多了,心里觉得砌墙和抹灰也并不难。”然而,第一次尝试独立砌墙时,还没砌好墙就倒了。那时,杨云才明白,看似简单的砌墙、抹灰,这其中也有不少学问。
在班组里,杨云是出了名的爱钻研。一位工友表示,常常看到他在施工图纸上比比画画,最开始大家都不解,并不复杂的图纸哪里需要研究那么久。而当看到图纸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都被进行了精准解读的记录后,大家从不解变成了佩服。
正是因为善于钻研,杨云在工作中发明了很多机械设备,革新传统工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公司项目部累计节约了上千万元的成本。
工友们都喜欢称杨云为“拼命三郎”,因为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吃苦耐劳。
有一次,项目部要求两天内完成长约150米、宽8米的挡墙基础清理。当时正值梅雨季节,在野外淤泥成山的环境下按期完成几乎不可能。杨云二话没说,直接就跳进了泥泞的基坑内,在夹着野草腐烂味的黏稠淤泥中,挥动着铁铲足足干了两天两夜,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另一次抢工任务中,杨云带领的班组接到了“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砌砖”的要求。当时,正处于重庆的酷暑时节。为了完成任务,他和工友们总是天不亮就开工,抢在气温升起来之前多干一些,然后等到太阳落山后,又连夜加班。“我们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平时一天最多砌5方砖,那次我们一天砌8方砖。”他解释道,1方砖差不多就是800多块,换言之,那次抢工每天要砌6000多块砖。
十年如一日的担当与敬业精神,杨云靠行动感染了身边很多人,工友们都愿意跟着他干、学着他干。这些年,他先后培养出行业砖工能手100余人,抹灰能手150余人。其中,有很多徒弟是他从村里带出来的老乡。
“看到同村的外出务工,因为没有一门手艺,只能做散工,收入还不高,我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杨云说,因此只要有老乡想跟着他干,他从来不会拒绝,他非常愿意传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知识。
在杨云老家,有一条长300米、宽4米的公路,这是他自费近6万元为村里修建的。他说,如今自己事业小有成就,不仅要带领村民共同勤劳致富,还要为贫困山村尽一分力。
村里的重病患者、孤寡空巢老人,杨云每年都会定期去探望。村里有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学费紧张,杨云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前不久,村里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拿到通知书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杨云表示感谢。
“劳动是光荣的,为他人的幸福而劳动是我的人生追求。”杨云说,自己一直坚持“人凡事不凡”理念,只要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平凡的岗位也会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